圆照居士注《百喻经》第24.种熬胡麻子喻

【白话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吃了生的胡麻子,觉得味道不好,就把胡麻子炒熟了吃,感觉味道很好,于是心想:“我为什么不把胡麻子炒熟后种到地里,以后就可以得到味道很好的胡麻子了。”于是他就将胡麻子炒熟后种下去,但是胡麻子始终没有生长出来。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第24.种熬胡麻子喻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第24.种熬胡麻子喻

世上也有类似这样的人,认为菩萨修行要花很久的时间,还要做别人做不到而自己一定要做到的苦行,这是多么艰难的苦行,所以觉得没有乐趣,随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如做个阿罗汉,尽快地脱离在人世间生死的轮回,这倒是件很容易的事。”后来他又想去求佛果,结果还是不可能达到。这就如同把炒熟的种子播到地里,是永远不可能生出胡麻一样。世上愚昧的人,也是如此。

【圆照居士注】这则寓言主旨还是“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对原文“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的说法,我是有疑问的。至少阿罗汉在入灭前有机会“回小向大”,改修大乘佛法,成就佛果。“欲求佛果”——在入灭之前才可以有“欲求”的。

伽斯那本人并未将此书(《百喻经》)称为“经”,他所撰偈颂的首句“此论我所造”即是明证,而本书的原名《痴华鬘》也说明了这点。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第24.种熬胡麻子喻

【文言文】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第24.种熬胡麻子喻

(《百喻经》,是古印度高僧伽斯那编撰而成的一部教诫类经书,原名《痴华鬘》。南朝萧齐永明年间,求那毗地把《痴华鬘》翻译成文言文后有了《百喻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