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重瞳者都是聖人,比如這位

《聊齋志異》中有一篇“瞳人語”,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長安有個讀書人叫方棟,頗有才名。大家請注意,是個頗有才名的讀書人。

但是這個讀書人有個壞毛病,就是每逢在路上遇到見到漂亮姑娘就會尾隨,並且出言輕佻,佔些嘴上便宜,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打嘴炮”。

有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乘車的二八女郎,又悄悄尾隨偷窺。結果被人發現了,被下人罵了一頓不說,人家臨走時還播土揚沙,迷了他的眼睛。

回到家後,他的雙眼就長了螺旋狀的疥疤,看過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曉”裡的阿飛,既宇智波帶土。方棟眼上的疥疤形狀大概就是帶土面具的樣子。


不是每個重瞳者都是聖人,比如這位


後來方棟聽說唸誦《光明經》可以治好自己的眼疾,於是就日日誦經。堅持了一年之後,有一日聽見左眼中有個小人兒和右眼中的小人兒對話,商量共同出遊。

可是兩隻眼睛上都有厚厚的疥疤,無法出去,於是兩個小人兒就從方棟的鼻孔出來了,過了很久後,小人兒攜手而歸。

之後的兩三天,兩個小人兒從他的鼻孔裡進進出出好幾次。

這天,左邊眼睛的小人兒提議說:“每次都從鼻孔出去太不方便了,不如我們在疥疤上自己開個門,從眼睛直接出去吧。”

右眼的小人兒說:“我這邊的結疤太厚了,打不開啊。”

左眼的小人兒說:“我試試我這邊的,如果能打開,你就從我這邊走吧。”

左眼小人兒於是開始在疥疤上開門,此時方棟覺得左眼眶內好像在施工一樣,不多時,果然左眼復明。

於是方棟叫來妻子,可是妻子發現,丈夫的左眼竟然有兩個瞳孔。這時候方棟才知道,是右眼的小人兒也轉移到左眼了。

不過右眼上螺旋狀的疥疤仍然存在,雖然只有一隻眼睛復明,但是方棟看東西比兩隻眼睛的人看的還清楚。

從此之後,方棟更加自我約束,在鄉里成就了盛名。

說到這裡,故事就結束了。

不得不說,蒲松齡老人的隱喻非常深刻。因為中國歷史上有不少重瞳者,小編先為大家一一細數,然後再說結論。

一、重華者重瞳也——五帝之一舜

《史記》中記載,虞舜者,名曰重華。因為他目生雙瞳,所以取名重華。

著名的“二十四孝”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孝感動天。至於故事梗概,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二、中華文明師祖——造字者倉頡

古籍中記載,倉老師“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長相請參照《史記》中對劉邦相貌的描寫。總體來說,倉老師長的很像東海龍王,而且每個眼眶中有兩個瞳孔。

怪不得我們現在把一些有文化的人稱之為“四隻眼”,原來文化人的祖師就是四隻眼。

三、古今第一戰將——西楚霸王項羽

《史記》中對項羽的外貌並未描寫,但是野史記載,項羽目生雙瞳,也是典型的生有異相。更是終結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秦朝的人。

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正是他的爺爺項燕臨死前發出的詛咒。

以上三個中國歷史上的重瞳者,虞舜德行無雙,倉頡文彩無雙,項羽戰力無雙,都能稱之為“聖人”。

對比《聊齋志異》中的方棟,我們就會發現,蒲松齡只讓他一隻眼睛康復,並且擁有重瞳的深意了。

方棟雖然知錯改錯,但畢竟以前犯過錯。不過念在他修身修德,所以姑且讓他做了“半聖”,既只有一隻眼睛重瞳。

雖然“貞女士節,不如老妓從良”,不過即便做過錯事的人改過自新,仍然免不了留下功過參半的名聲,為了以示警告,蒲松齡讓方棟只有一隻眼睛康復,留下一個結疤在他的右眼上。

實在是有“切莫好了傷疤忘了疼”的警告和警示。或許方棟正是日日看著鏡中自己的右眼,才會“由是益自檢束,鄉中稱盛德焉”。

所以勸各位,在行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否則無論行差踏錯後,如何彌補,總少不了別人在背後如此議論:“你別看他現在這樣,想當初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