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管理學:“虎假狐威”的唐長老


西遊管理學:“虎假狐威”的唐長老

我們在讀《西遊記》的時候,往往覺得唐組長怎麼這麼軟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什麼事也不做,除了被抓就是被猥褻。當然,事實也是這樣的。不過唐組長手下有能人啊,而且個個不是善茬兒,尤其孫悟空,那更是個狠人。

作為取經小組的團隊長,唐組長在用人方面可謂是有兩把刷子。小編在這裡摘取幾段《西遊記》原著中的文字:

三藏道:“列位請起,不須恨了。這去尋著袈裟,萬事皆休。但恐找尋不著,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脫也。”

三藏道:“不敢說。我那大徒弟姓豬,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長嘴獠牙,剛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風。第二個徒弟姓沙,法名悟淨和尚,他生得身長丈二,臂闊三停,臉如藍靛,口似血盆,眼光閃灼,牙齒排釘。”(這是在三打白骨精之後說的)

這長老口內不言,心中暗想道:“可憐!你只說你的棍子,還不知我徒弟的棍子哩!”

看出什麼沒有?在小編看來,就是四個字——虎假狐威(請仔細看,不是虎假狐威)。有些朋友會說了,只有下屬拿領導做幌子壯膽的,怎麼唐組長反而用下屬做幌子呢?大家或許忘了老子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西遊記》原著中的唐僧在讀者看起來的確有些討厭,甚至有些令人厭惡,但正是他這種低姿態,才成就了他和他的團隊。

劉邦也曾經說過:夫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我們經常聽酒桌上的某些“社會人”說:某某某領導是我的朋友;某某某老總是我親戚。但是唐組長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拿自己的手下說事兒。沒事兒就當著外人的面兒誇自己手下如何如之何,把他們的光輝事蹟擺出來。

看過古惑仔系列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浩南哥之所以在黑社會橫行無忌,還不是因為手下有山雞?如果沒有那幫小弟,你看他還橫不橫?橫死還差不多!

唐組長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恰恰說明了他的管理能力。

第一、我的手下很NB,你們誰敢動我,他們會把你們挫骨揚灰;

第二、我的手下很NB,我的手下都這麼NB了,你們覺得我怎麼樣呢?你們這些渣渣,我都懶的出手;

第三、我的手下們啊,你們真NB。各位想想,如果你的領導整天說你有能力,誇你能幹,你的心裡是不是美滋滋的?無論領導交代你什麼事兒,你都會甘之若飴的“拋頭顱灑熱血”?

作為企業管理者,位置越高,姿態越要放低,讓手下的員工多施展,不要像諸葛亮一樣“事必躬親”。適當的“虎假狐威”是有好處的。反正無論手下做出了多大的成績,到最後功勞簿上不還是你的功勞?

有些人會問了,萬一手下功高震主了怎麼辦?咱們以後再分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