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美國要幫助日本?

其實在戰爭初期,美國確實是日本的幫兇;但是,沙俄敗局已定之後,美國就開始抑制日本、協助沙俄。這裡面沒有什麼正義只有帝國主義國家的掠奪利益瓜分問題。“日俄戰爭”爆發後,英美和俄德的矛盾是主體,日俄之間的矛盾到達一定程度後,德國是否趁機在歐洲找事兒,甚至出兵幫助沙俄?另外,除了英德兩國外,法國等其他列強會怎樣處理?對於國際兩大勢力“英美日”和“俄德法”如何縱橫捭闔,誰都說不準。

為什麼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美國要幫助日本?

因此,“日俄戰爭”剛一開始,羅斯福就警告德法兩國,“如果出現一個反日的聯合,試圖重演1894年俄、德、法對日本所做的那件事(三國干涉還遼)那麼,我會立即站在日本方面,為了她的利益,需要走多遠,我就走多遠”。在戰爭初期,美國堅定支持日本態度非常明顯。西奧多·羅斯福在7月26日,寫給國務卿海約翰的信中就說“日本人已在為我們而戰”“如果日本勝出,我們會真誠提供幫助,以防止出現搶奪其勝利果實的干涉”。

為什麼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美國要幫助日本?

但隨著,日俄“對馬海峽之戰”(1905年5月27日-28日)後,羅斯福斬釘截鐵地說:戰爭初期我同情日本,但現在我更同情沙俄。沙俄的失敗是文明的損失,強俄是一個威脅,強日同樣是一個威脅。因此,美國積極要求日俄和談,催促日本和談,最終促成了在美國軍港簽訂和平協議。那麼,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為什麼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美國要幫助日本?

大家都知道1898年的“時局圖”,禿鷲姍姍來遲懊惱、兇狠地看著中國這塊兒大肥肉。為了儘快擠進去,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其主要點就是“各國吃肉我也得吃,但我不妨礙你們的,咱們利益均沾”。因為,美國和西班牙爭奪其基礎拉美地區勢力範圍,它來晚了。之後,一直在南南北北、東東西西地晃悠。但在進入東北勢力範圍的時候,遭到了沙俄的拒絕。

為什麼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美國要幫助日本?

自1840年開始,美國在國際上的外交政策就跟隨英國行動,兩國關係緊密。由此,英美往往大致上是“一致行動人”。英國和日本是同盟,美國和日本關係也就進了許多。但自從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後,美國在亞洲有了侵略基地,在此情況下,美軍勢力比之前更有餘力干涉亞洲事務。日本現在已經有了英國的支持,而且美國人素來對日本人不喜歡,認為他們的進攻性比較強。所以,日俄之間必須要均衡,只有這樣,美國作為後來者、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才能夠有機會“插上一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