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島海戰,一戰捕獲24名越軍,鬥爭前沿推至距越中部不足300公里

必須承認的一點,越南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近代10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法國和美國這3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之一的國家均先後折戟在此,越南也因此成為了國際公認的“帝國墳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我人民解放軍在突入越南境內僅40公里後便果斷撤出,也有避免重蹈覆轍,防止陷入其全面游擊戰陷阱的考量。

中建島海戰,一戰捕獲24名越軍,鬥爭前沿推至距越中部不足300公里

事實上,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之前的1970年代初,出於重點防範北方敵對勢力的緣故,我們對南海艦隊的建設確實不太重視,不僅艦隊全部的四艘千噸級護衛艦全部失修,不能出海作戰,就是剩餘的幾艘百噸級護衛艇、獵潛艇和掃雷艇,也只能勉強行駛到距海南島基地300多公里處的西沙海域,至於守衛距離更加遙遠的南沙群島,當時海軍的力量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中建島海戰,一戰捕獲24名越軍,鬥爭前沿推至距越中部不足300公里

在這個背景下,1974年1月,接收了眾多美軍艦的南越海軍趁機佔領了屬於我西沙群島核心島嶼的甘泉、珊瑚和金銀3島。人民海軍隨機發起了勇猛的反擊作戰,收復核心3島後,又順勢控制了華光礁、浪花礁及中建島等多個西沙邊緣島礁。值得一提的是,中建島作為西沙群島最南端的島嶼,北距海南島大約有400公里,西距越南本土中部卻只有不足300公里,戰略位置異常重要。

中建島海戰,一戰捕獲24名越軍,鬥爭前沿推至距越中部不足300公里

1975年5月,解放軍正式駐防中建。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作戰正式爆發,為防止越軍可能的趁機侵佔,部隊在中建島成立了前線指揮所,正在島上檢查戰備工作的陳偉文(也是1988年南沙“赤瓜礁”海戰的指揮員)被任命為指揮員,統管駐島陸海軍部隊和地方船隻戰備工作。因為當時正在進行填海造港施工,所以島內只有1支挖泥船隊和一艘運輸船停泊,並無戰鬥艦艇。

中建島海戰,一戰捕獲24名越軍,鬥爭前沿推至距越中部不足300公里

4月10日凌晨7時,錯誤估計我中建島守備力量的越軍派出3艘武裝船隻突然駛向中建島,企圖重新佔領島嶼,在遭受損失判明我守備力量後,又分頭企圖逃跑。斷定敵人要跑以後,陳偉文果斷徵調所有施工用運輸船、挖泥船組成編隊,分路組織追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追擊和圍捕,來犯的3艘越南武裝船被我海軍將士全部捕獲,24名越南軍人成為了俘虜。

中建島海戰後,我與越鬥爭前沿成功推進至中建島西側,距越南本土中部不足300公里的地方。自此,越南開始面臨戰時被攔腰切斷、南北不能相顧的巨大壓力,再也不敢染指我西沙海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