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假言命題是真是假?

大家一看到行測中的假言命題就會感到迷惑,很難去判斷出命題的真假性。而假言命題在考試中也是考察非常多的一個題型。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解讀。

1、 什麼是假言命題?

假言命題陳述一種事物情況是另一種事物情況的條件。通常條件被我們分為“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充分條件”是指有它就夠了,“必要條件”是指沒它是不行的;而其他的情況都不被我們進行推斷。如果當我們把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搞混淆了之後,就會導致推理錯誤。

例題:有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下面哪一個選項不是上面這句歌詞的邏輯推論( )

A.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看見彩虹

B.若經歷風雨,則能看見彩虹

C.除非經歷風雨,否則不能看見彩虹

D.凡看見彩虹的都應該是經歷過風雨的

答案:B

【中公解析】題幹中想表達的意思是,沒有經歷風雨是不行的,是必要條件,那麼必要和充分是不能進行混淆的。而B項則表示了,經歷風雨是一個充分條件,顯然是不對的。

2、 逆否命題

邏輯就是判斷真假,那麼和假言命題能夠等值的推理有哪些呢?

逆否命題,實際上就是將命題進行兩步的調整,先逆過來,再否定掉,這樣就和原命題等價了。

例題: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一國或者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會隨之上漲,只要這種漲幅始終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就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時期內( )。

A.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上漲,說明該國經濟在穩定增長

B.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漲幅過大,對該國經濟必然有負面影響

C.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不上漲,說明該國經濟沒有保持穩定增長

D.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下降,該國的大多數商品價格也會下降

答案:C

【中公解析】此題所應用的就是逆否命題這樣的一個知識點。題幹中說,“如果一國或者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會隨之上漲”,而它的逆否就是C項的表達。

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大家通過這兩道題可以發現,只要能夠掌握假言的含義,以及假言命題的推理規則,那麼題目就會更加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