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教師招聘備考:教學原則常考例子總結

1、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王充 施用累能;荀子 聞見知行;劉向 耳聞之不若目見之,目見之不若足見之

2、直觀性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教師應該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例子:荀子 不聞之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烏申斯基,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誇美紐斯,凡是需要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進行教學

3、啟發性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例子: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蘇格拉底,產婆術;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之教,喻也;第斯多惠 壞老師奉送真理,好老師教導真理;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朱熹,開其意,達其辭

4、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的發展之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例子:拔苗助長;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學不躐等;盈科而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鞏固性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例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6、量力性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也稱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使他們能夠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例子: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隨人分限所及

7、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基本涵義: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例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深其深,淺其淺,尊其尊,益其益;量體裁衣;西鄰有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