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干流河北省境内长21.7km,流域面积为282km²,涉及香河县9个镇。其间左岸有牛牧屯引河使其与潮白河相连,右岸有支流凤港减河汇入,下游由土门楼枢纽控制,土门楼泄洪闸以下为青龙湾减河,土门楼节制闸(木厂闸)以下仍为北运河干流。目前,水利老炮儿正在参与北运河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项目。为了让水利人更加了解北运河的前世今生,查阅资料结合现实情况写了本文。

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香河段工程位置图

一、北运河概况及湮没的历史地位

北运河是京杭运河七段之一,古称沽水、白河、潞河,历史上是皇帝沿水路出巡的必经之处,故又被称之为“御河”。其上游为源于军都山南麓的温榆河,全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北起北京市通州北关,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南至天津市武清区、北辰区、红桥区入海河处,全长186公里,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北运河集防洪、引滦输水、调水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维系国运,通则国兴,阻则国衰,历代王朝都将它是为国民命脉,北运河恰是这国民命脉中的咽喉要道,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创造华夏文明。它是京都的生命之河,孕育、巩固北京、天津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海路、漕运入京的唯一通道,元、明、清700多年间,“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同时也是南北文化重要交汇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元、明、清定都北京,“国家根本,莫不仰给于江南”,每年漕粮四百万石,兼钱帛盐茶,以及巨木、金砖等建筑材料,都得靠大运河从南方运来,无论海运、河运都要从北运河入京城,故有“水上漂来的北京城”之说。漕运的兴盛带来北运河沿岸“商业发达,水陆云集,车樯如织,百货山积”的繁荣景象,对天津城市的形成至关重要,也使其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我国南北文化的重要交汇地之一。由于北运河特殊的水上交通位置,康熙、乾隆多次巡幸江南,从此出入,留下《潞河三首》、《御题金门闸》、《渡潞河》等御制诗篇,明天启皇帝朱由校留下“铜帮铁底北运河”的亲笔御书,元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明时传教士利玛窦、清时英使马嘎尔尼及八国联军都是从北运河入京,日记中时有描写。这条古老的河流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发展的兴替。

二、北运河的变迁和水运发展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承载着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北运河在中国政治中心北移燕京的风云际会中潜移默化的发挥至为重要的作用。

1、曹操开凿泉州渠初步沟通北方水系

运河最初的功能始于军需运输,江南运河最早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伐齐国开凿“邗沟”,北运河初成系统主要由于东汉末年曹操攻战北方。建安七年,曹操修成雎阳渠,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建安九年,修了著名的白沟以通粮道,攻取袁绍邺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为了北征袁尚和乌桓,令董昭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沟通了北上的水运交通,有利于进军作战与军需供应,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大破乌桓于辽东,从此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平虏渠和泉州渠开挖以后,初步形成了如今的海河水系,第一次出现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线,有利于北方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为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北方河段基础。董昭开凿的泉州渠,自幽州通向天津,因为这条运河与平虏渠相接于古泉州县(今天津武清上村)境,所以名曰:“泉州渠”。

2、郭守敬开河元大都定型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代运河是政治之河、军事之河、经济之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之河。从辽金开始,北京成为都城,元朝以后更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当时京城所需粮食及其他物资都需水路运输,海运经大沽口沿海河上溯转入北运河,内河航运则沿南运河北上到三岔口转入北运河,再经通州抵达京城。但潞河水源不足,河道浅涩。至元十三年(1276年),都水监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请旨整治通州运粮河,颁旨施工后这段河道即现在的北运河,从河北香河城西的孙家务取直开沟,经天津河西务、蒙村、蔡村、杨村,向南注入海河。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工后,仍称潞河,至雍正年间始称北运河。此时刘秉忠、郭守敬营建大都工程方兴未艾,军民人口已逾百万,对漕粮物资需求与日俱增,仅靠一河漕运无法满足,元世祖又下令发展海运,因海漕、河漕均需在天津转驳,再经潞河运抵通州,这样就使潞河成为漕运延后和制约瓶颈,至元二十四年再次对潞河实施疏浚裁直,拓宽加深。同时郭守敬修通南起济州、北接临清的会通河,以及通州至大都城的通惠河,通过上述三大工程,郭守敬把隋唐大运河缩短九百多公里,被元明清视为军国命脉的京杭大运河由此正式定型。元代大运河的沟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及中外贸易的发展,北运河从1280年正式纳入京杭大运河主线,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数百年间成为漕运咽喉,物极繁华。《元史·食货志》记载,每年从江南运往北京的漕粮多达300余万石,占全国税粮运输的六分之五。同时也因为郭守敬大都治水的成功,才有了北京城700多年的定都史。

3、明清运河航运繁盛多加疏浚整治

元代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发挥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北运河漕运地位更加凸显。元代漕运以海运为主,明代海运、河运并重,清代漕运以内河航运为主,明清之时漕运事业走向辉煌,北运河犹为至关重要。大明永乐十三年由天津转运北运河漕粮达六百余万石,大大超过了元朝的最高记录。从成化二十三年开始,向北京运输漕粮成为定制,每年都是四百万石,运粮船数定额为一万一千七百七十只,官兵十二万人。清代沿袭明制,顺治二年户部奏定漕粮数量为每年四百万石。通过运河漕运,既能开辟巨大的国家财政来源,又可随时运兵运粮保持战备,迅速有效地控制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富庶之地,元至明清中国再也没用出现大的分裂。

北运河在明清哺育了北京,孕育了天津。北运河漕粮转运是京城的生命线,除此,丝绸、茶叶、南北方土特产品、建筑材料也是运河运输的重要物资,永乐四年,蒯通、蔡信营建紫禁城,巨大的皇家木材、铺地金砖无不从运河运来,故有水上漂来的北京城之说。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直沽三岔河口(海河、北运河、南运河汇合之地)渡河南下,永乐二年,成祖朱棣赐名“天津”,表示这里曾是天子车驾“龙飞渡跸“的津渡。天津一直是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造就了天津“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特殊地位,漕运的兴盛使天津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运河畔的天津尹儿湾、北仓廒是明清建立的“百万仓”,可储粮100万石,河西务钞关直属中央,总辖南北,为明清国计民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明清两代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但北运河上游河流较多,汛期洪流巨大,经常造成水患。万历到光绪年间,由于北运河洪水泛滥,曾10次水淹天津城,康熙三十七年至宣统二年,因此运河漫堤造成特大水灾达21次之多。自元以来至民国初年,历朝官府都对北运河进行整治修浚,明代运河的清淤、疏浚已逐渐形成制度,清代内河航运发达,疏浚河道,构筑堤防的工程措施日益健全,开挖减河比明代更盛。天津武清筐儿港减河水坝建成后有康熙御书“导流济运”碑,河北香河金门闸是北运河上现存的重要运河水工设施遗址,乾隆御笔亲题诗碑:“金门一尺落低均,疏浚引河宣涨沦。通策略同捷地闸,大都去害贵抽薪。”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北徙,大运河因此全线南北断航,清末和民国,几度倡议治河,但因战乱而未付诸实施。

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香河段在建图片

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香河段在建图片

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香河段在建图片

大江大河之北运河

北运河香河段在建图片

目前北运河香河段的治理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作为水利人能参加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们的荣幸。作为参建者之一特别能体会到工程中的酸甜苦辣,向各位同仁道一声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