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倔頭”開山

“老倔頭”開山

李二牛人稱“老倔頭”,倔起來,60頭牛也拉不回。

村子東邊的山,叫老虎峪,也不知從哪一年就荒涼起來。每一次看到的山,都是死氣沉沉的山。沒有樹,沒有草,風吹沙石跑,更別說有飛鳥。有時隻身一人坐在石頭上,眼望幾乎沒有一絲生氣的山坡。

李二牛想,什麼時候,這座山才能綠化好,披上綠油油的衣裳,成為一座草長鶯飛、溪流潺潺的花果山呢?有好幾次,他都從夢中醒來,夢裡的老虎峪,已變成了一座四季鮮花豔、清水繞山轉的世外桃源。說給媳婦聽,媳婦只疑心他神經有問題。也是啊,那山都荒了幾十年了,你有這樣的想法,豈不是痴人說夢!

“老倔頭”開山

可李二牛像著了魔似的,自己找到村委會,說要開發老虎峪,治理好了再交還給集體。村委會的人一向沒把他當回事兒,反正是個荒山,你愛咋地咋地吧。媳婦聽說後,氣得一蹦多高:“你瘋咧憨咧!那麼多人都不敢想的事,就憑你?一個破老頭兒能治山?”可此時的李二牛,是誰的話也說不到他的心裡去了,他是鐵了心地要大幹一場。

周圍好幾個村子的牧羊人,以前都把羊趕到山上來放牧,儘管那草長得稀稀拉拉,沒什麼嚼頭兒,可畢竟還夠那些山羊、綿羊、狗羊、子寒羊果腹。不知道多少年了,一直這樣放牧著,沒人管沒人問。

可有一天,王家院村的幾個牧羊人再次上山時,驀然看到了堵在山口上的李二牛。他和顏悅色地解釋說:“兄弟們,這山俺準備開發了,往後你們就到別的地方放羊去吧。”

“啥?”牧羊人們一時愣在那兒。

有個年齡大些的牧羊人一甩羊鞭威脅道:“俺們在這山上放了二十幾年羊咧,從來還沒人攔著不讓放。你算什麼東西?躲開!不然,抽你幾鞭!”

李二牛異常堅定地回答說:“說不讓放就不讓放!今兒個,誰也別想再上山!”

“老倔頭”開山

那年長的牧羊人感覺在同伴眼裡丟了臉面,猛地揮起鞭子,啪啪抽了李二牛幾下。鮮血立時從他嘴裡淌了下來,肩膀也像火烤一般疼痛。

李二牛伸手抹去嘴角的血,斬釘截鐵地說道:“只要打不死我,就休想上山!”

幾個牧羊人一見他態度如此堅決,只好打了退堂鼓。

臨走,那年長的牧羊人扔下了幾句話:“從沒聽人說這山能治理好,就你個假黨員?哼,咱走著瞧!你要能治理出個名堂,俺來給你磕三個響頭!”

李二牛大聲回應道:“俺好酒好菜等著你!”

話是好說,可活卻不大好乾。在光溜溜的山坡上栽樹,必須先壘好一層層的梯田石堰,一方面蓄水,一方面防止水土流失。

李二牛先從山頂開始,把斜的山坡,拉成一塊塊的小梯田,再撿來零碎石頭壘砌成石堰。從家裡到山上,每天要往返十幾裡地,既浪費時間,又增添了麻煩。李二牛乾脆在山上選了個向陽的山坡,用木頭、麥草搭了兩間小棚子,孤身一人住在了裡面。渴了,喝口山水;餓了,啃口帶來的乾糧。一天下來,常常累得骨頭都散了架。

整整一個冬春,李二牛壘砌了近萬米的石堰,開出了近千畝的坡地,手上是新傷接舊傷,腰背是一天也沒斷過痠疼,草棚的牆角里堆了幾十把磨禿的钁頭、鎬頭。

按照自己的設想,李二牛栽上了棗、梨、核桃、板栗等乾鮮果樹和楊、槐、松等經濟用材樹,漫山遍野呈現出一片生機。

可問題又接踵而來。樹是種上了,但山上水源奇缺,眼看著近千棵樹苗由綠變黃,由黃變白,成了燒大鍋都嫌費事兒的柴火棒兒。

“老倔頭”開山

唯一的辦法,打井!

李二牛提溜著大钁頭滿山轉,看見哪兒潮溼就刨幾下看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真找到了這麼一處地方。於是他挖呀挖呀,有一天夜裡還在挑燈夜戰。往井上扔土的時候,手中的鐵鍁脫手而出,飛到了地面上。李二牛苦笑一聲,只好上井來拿。誰知剛一到地面,那原本挖好的井壁就嘩啦一下塌了方,把李二牛驚出一身的冷汗:“俺的娘哎!再晚一會兒,可就沒命咧!”大約用了一個多月,打出一個大口井,孬好夠澆樹用的。

李二牛也有點兒經濟頭腦,他利用林間空地,養殖起了小笨雞,每天都是自己覓食兒,夜間宿在樹上,他從不清點。

山下的地,是另一個村裡的,有時李二牛養的雞也免不了跑到人家地裡吃莊稼,為此沒少和人家鬧彆扭。

有一天,鄰村有個婦女正逮李二牛養的大公雞,被李二牛發現了,問她怎麼回事兒。那個婦女說是大公雞吃她家的莊稼,要求賠償。

李二牛一聽忙說:“你種莊稼也不容易,俺照價賠償。”

那婦女說:“算了,都是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往後注意就行了。”

回到山上,李二牛越想越覺不對頭,咱不能損壞別人的東西,說啥也不能讓人家吃虧。他趕緊來到鄰村,要去給那人賠禮道歉。可當他一步邁進那婦女的家門時,眼前的景象令他一時目瞪口呆:俺的個娘哎!緊靠著東牆的那個鐵籠子裡,圈著一群大公雞!他點了點,整整12只,全是自己養的!

那婦女說那是她自己養的雞。李二牛抓出一隻雞來,掀開雞翅膀說:“你仔細看看,俺的雞,翅膀底下都剪去了一根羽毛。你這是偷啊!按市場價,這些雞價值2000多元,你們夠治安拘留的條件咧。”

那婦女一聽害了怕,哀求李二牛千萬別聲張,說是正有人給她兒子說媳婦,說啥也不能壞了名聲。

李二牛心想,咱不能因為幾隻雞耽誤了孩子的終身大事,就大度地說道:“這事兒咱算翻過一頁紙去。從今往後,你可不能再這樣辦了。”

“老倔頭”開山

幾年過去,在李二牛手裡,老虎峪活了!真的是春有鮮花賞,夏有甜杏香,秋有蘋果黃,冬有野味嘗。那一片片林地,楊樹高高,槐樹蓊鬱,果樹搖曳,鳥鳴蝶飛,恰如一幅天然的立體水墨畫。

仲春時節,梨花盛開時,那一朵朵、一簇簇白中透綠恰似冰雕玉琢的梨花,在春風裡和緩搖曳。置身花間,只覺清香滿腑,世間的一切憂煩早已不在心頭,唯有這清的風、綠的山、玉的花。

秋天的時候,漫山的野菊花開了,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清香,很多人都採了去泡茶喝、裝枕頭。一場秋雨過後,密密的松林裡,遍地都是一朵一朵型如傘狀的“松蘑”,人們都叫它“松莪”。採回家來洗淨,放鍋裡一燉,吃著就有比雞肉還香的味道。

山上還有各種各樣的野果,夏季的那種叫“托盤兒”,古人形容它“赤如瑪瑙,味甘”。秋季就有了“刺梨兒”,棵子不高,山崖上、斜坡處,一叢叢、一簇簇。棵上的刺梨兒,紅彤彤一嘟嚕一嘟嚕的,像珍珠一般鑲嵌在碧綠叢中,讓人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一口吞上幾個,又享受了山野美味,別有一番情趣。

這一切,人們都看在了眼裡,都說李二牛的確不簡單。不知哪一年了,當年用鞭子抽打李二牛的那個年長的牧羊人,聽說了李二牛的事蹟,打心底裡佩服,約上幾個牧羊人來到老虎峪,表示要兌現當年的諾言,非要給李二牛磕頭賠禮。

李二牛趕緊上前攙扶說:“要說謝,俺還得謝謝你哩。是你那幾鞭子,堅定了我開發荒山的決心。”

“老倔頭”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