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大俠坦言說:

這些場景,你是否感同身受?

幾天前和朋友聊天,說在某某知名辦公樓上班,每天早九晚六,週末雙休的,天天西裝革履的,聊到這兒說到目前我工資才五千,朋友一臉驚訝的反問,你這麼起碼有1萬了吧,讓我內心十分的崩潰!

前幾年過年回老家,身邊的姑嫂叔伯大嬸說這個誰誰,那個誰誰在深圳買房又買車,每個月都幾萬了,你呢?你多少呀?

按照數據來分析一下,你可能更吃驚!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說年過30歲但月薪還沒過萬就是低賤就是沒出息,那至少有10億人都和我一樣。

之前復旦大學一個叫做“80後的世界”調查顯示,80後的平均年收入只有6萬元,也就是月薪5000元整。如果你月薪過萬,那基本可以擠進80後前10%,月入2.5萬就更是那1%的佼佼者。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可是又有人說了,你在深圳啊,又不是三四五線城市,月薪還不過萬?

拿今夏的平均薪酬來說,即便是北上廣深平均工資也沒過萬,而且我又是平均線往下數的那類。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都說“長安居大不易”,年初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一項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不止北上廣深,連大連/成都/蘇州/天津的生活成本也早在前列了。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身在北上廣,月薪還沒過萬的生活,大概也只能是買衣服上淘寶,衣服過了季節買.....

去菜市場和賣菜商販,哎呀,老闆經常來你這賣菜少個幾毛呀

每月看到自己的手機話費與流量使用情況,咋回事,用了這麼多啊!然後默默的用手機計算下一年大概用多少,不計算不知道,一計算,心裡一萬隻的馬兒,都怪自己手賤!

下班想下趟館子,算了還是自己做吧!

總之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我一個都解決不了...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雖然我並不覺得北上廣月薪沒過萬是件恥辱的事情,但起碼是有據可循且有路可走的。

最主要是行業問題

合租的一帥哥做金融的,能耐了一月能拿12萬,然後沒住多久就搬走了,臨走說一句,嗯,我的房下來了。以前說隔行如隔山,現在才懂隔的原來是金山。

原來會計行業的風光不再,能源/礦產行業由於產業轉型變成了赤果果的傳統行業,更不用提那些事業單位了,漲薪最重要的標準是熬年頭,對於廣大的基層員工來說月薪過萬基本遙遙無期。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死工資永遠成不了富人

原來認識的一個朋友辭職改做自媒體運營和拍小視頻了,之前在餐廳裡面做事,辭職第6天收入8000,就這還用擔心月薪過不了萬?

而你掙那點固定工資還死摳死摳,從來沒想過投資自己或是搞個副業,難怪離財務自由那麼遠了。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犧牲了什麼來換高薪

有些人月薪過2萬,但代價是要在非洲待5年,代價是每週996工作制,代價是24小時隨叫隨到。

而你呢,受半點委屈就跳槽,自認為才華沒被賞識就另謀高就,好像什麼都幹過,但又什麼都沒幹過,在哪裡都沒有長久縱深的發展。

在一線城市沒過萬元是種怎樣的體驗?

反正總的一句,只有拼搏相信你才會更好,做一件事情要踏踏實實!

新的一年,希望今年在深圳做到月入過萬,今年回去也能和大姑大嬸自信的回答,我也月薪過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