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一直在往外走的我,終於藉著過年又回到了我的家鄉——白塔。在這個小鎮裡,有很多外出讀書、打工、創業的人,遊子在外,更是思念親人,思念家鄉。而到了過年,他們又會回來,走在大街小巷,尋找著兒時的記憶。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就是其中一個,在這裡,我腦海裡記得最深刻的是那懷念已久的白塔美食。終於,我再一次放慢了腳步,來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粿

潮汕話裡的“鼎了粿”也叫鏟子粿,是我小時候的回憶,好吃又不貴,兩夫婦在電影院門前賣了四十多年,從以前的5分錢一個賣到現在的1塊錢一個。每天可以賣到五六百個,一到逢年過節,回來的人多了,就能賣的更多。多少在外的人專程回來買上幾個帶回去解解饞。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有黃豆韭菜和番薯兩種餡。外皮脆而內餡香,和小時候吃的一模一樣,十多二十年來,味道從未變過,非常好吃,讓人特別懷念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賣草粿的阿伯與我是同村人,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吃他的草粿,一聲“草粿”叫了幾十年,以前會經過村子裡到別的村子吆喝,從單車變成電動車,從吆喝聲變成廣播聲,從自家拿碗乘到塑料杯子包裝,而那杯草粿還是那杯草粿,幾十年來味道還是沒變。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到了夏季的炎炎烈日,草粿更能解渴防暑,雖物價上漲,草粿一杯2塊錢,也已經是很便宜了。握著這杯草粿,頓生回憶呀,想起小時候想吃這草粿興高采烈的拿著個大碗去乘,還要阿伯給我多加糖!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說到白塔的薯粉豆乾,有兩家最為有名。一家是四腳亭那家,一家是在桐坑那家。

四腳亭這家老婆婆賣了好多年,她用上將近30年的時間來炸好薯粉豆乾,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桐坑那家也是做了二三十年,一般是早上做,每天來這裡吃的人非常多,小時候去桐坑市場經過時都會買一點來吃,一人差不多1-5元就有一大袋呢!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帶,看著豆乾在鍋裡慢慢變得赤黃,口水也止不住流,炸完後呈金黃色,看著非常有食慾,外酥裡嫩,配上秘製鹽水,除了解膩,更有降火的功效,更使得薯粉豆乾味道更好。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不得不說我們大白塔小吃真的多啊!麥粿,顧名思義,就是小麥粉製成的麵粉小吃類。煎制過程中要把握好時間才不會燒焦,有鹹甜之分,鹹的由韭菜做配料,甜的由綠豆做餡料,各有各的美味!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桐坑非常有名的就是粿條。一路往市場方向過去都是粿條店,桐坑粿條也曾上汕頭電視臺,廣受潮汕人歡迎與好評,甚至外地人都親自前往品嚐。


鎮雄桐坑粿條湯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鎮雄粿條湯與別家不同的是,別家是粿條和肉一起煮,而這裡的粿條湯和肉是分開賣的。而且粿條是在煮過雞鴨豬鵝肉額湯裡煮的,因此帶有嫩肉的鮮味,而且粿條切的非常細,肉類也是親自挑選新鮮的雞鴨鵝。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粿

可以說,我們對“粿”情有獨鍾啊!除了鼎了粿、麥粿、草粿、粿條等等,在古溝,還有一間開了五六十年的炒糕粿。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這盤白塔味道的炒糕粿,恐怕我爺爺輩的都吃過。糕粿上桌 ,記得趁熱吃,這時候的糕粿更軟嫩,有膠感,配上啊叔秘製的辣椒醬,早已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這是白塔很火爆的牛肉店,我想回來這吃上一頓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這裡每天有新鮮牛肉、牛雜、牛肉丸等,逢到晚上就吸引了很多愛吃牛肉的人會來吃牛肉火鍋啊,粿條湯啊炒粿條等。

白塔除了這些勾起我回憶的美食,還有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在人來人往的小街道的某個小角落裡,一個伯伯在做著手裡的縫補活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人注意到他,那個耳朵上駕著根菸,手裡拿著針線的人,針線工具在他的手裡,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但是我更看到了那堅強生活著的面孔。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還有那街上販賣小吃的商販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我也看到了幾個老爺爺下著我所看不懂的棋。他們久久不說一句話,我知道,他們都在思考,他們沉浸在這棋盤之上,深思熟慮,鎮定自若。這是他們的生活。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除此之外,我看到了兒時的影子,在四腳亭。看著這裡來回穿梭的人們,不乏有小孩子年輕人在買新年衣服,新年鞋子。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那時候每到過年,新衣服都會來這兒買,只是現在更多會上網買衣服了吧!也少了在四腳亭和三兩朋友或媽媽一起挑衣服的樂趣。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以前就是個小路痴,去個桐坑市場都怕迷路,一直緊跟著媽媽的腳步。這一次,我走進了桐坑市場裡面,直到這裡的“老厝”。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這裡留下了很深的歷史氣息,無論是房屋的構造,還是留下的字跡。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白駒過隙,轉眼間,白塔多了許多的廣場和別墅,開始有了現代氣息。

白塔文化廣場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廣和村下門文化廣場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瑞聯村榕嶺別墅

對不起,我要去白塔了


白塔的美食歷史文化一篇文遠遠裝不下,而那深處的記憶也總是在心中時不時浮現。在白塔,你最深處的記憶是什麼?底部評論區留下你的故事。

來自揭陽美食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