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网络迷踪》


机、输入账户、链接网络,这一系列操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虚拟世界的大门。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开挂的,从3G到5G,百兆光纤大数据传输,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啧啧而谈的主题。网络时代给生活带来了无数便捷和发展,但在虚拟的背后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前不久悬疑菌在《暗网2》中写到了关于网络暗河的恐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当代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地方是以飞秒计算的数据,但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却在上演着迷一样的围城。

人们离不开网络,就像花草离不开太阳一样。我们又该如何更好,更安全地去使用网络,这成为了我们必须深思和要置身实际的一个思考。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尼什·查甘蒂导演的这部《网络迷踪》,从拍摄手法上继续了《暗网2》这种全局电子屏幕的方式。就本片故事本身而言,只不过是一场根据线索层层相扣来找到真相的悬疑片。

但能让这部电影备受关注,就是影片的拍摄手法——整部电影都是通过电子屏幕来呈现的。这又不得不让菌菌想起《解除好友》中的画面,如果你猜到《网络迷踪》也是一部惊悚片就错了。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在这部影片中,抽丝剥茧的案情之外体现的是家庭情感、网络社交、舆论暴力等现实问题。这样的种种问题紧贴我们生活,无处不在发生着。

亲情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孩子成长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导致人们疏忽的地方。这里不单单包括长幼之间的隔阂、家庭的暴力、冷漠;甚至已经发生在了孩子之间。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最近网络新闻各大平台报道的“17岁女孩因凉皮与弟弟争执,带10岁妹妹跳水自杀!”这是何等恐怖的消息。手足亲情之间,断然决裂,仅仅是因为一份凉皮吗?期间的冷漠,期间的隔阂积久成冰啊!

《网络迷踪》由韩国版周杰伦约翰·赵饰演男主金,故事发生在美国北加州的圣荷西。小女孩玛格是金的女儿,她成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由于父亲金和母亲帕尔马非常恩爱,他们用摄像机记录了女儿玛格成长的一点一滴,在女儿身上,两个人可谓倾注了全部心血。然而,不幸往往会选择这个时候降临。

母亲帕尔马得了绝症,尽管金想尽办法集结全家之力同病魔做抗争,但帕尔马依然离开了他们。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开篇就写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确实,对于金和帕尔马这样的家庭来说是温馨的三口之家。但生老病死也是世之常情,是我们永远无法去预测的一件事。

在故事后面,不幸会继续上演吗?会!帕尔马的死在影片中也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是故事的一个转折点。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在母亲去世以后,全家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父亲身上。坚强的金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虽然玛格非常听话懂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还是渐渐感受到了他与女儿之间的隔阂。

直到有一天,玛格在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直到第二天早晨也毫无音信。在发觉自己女儿失踪后,金报警并开始登陆女儿的笔记本搜寻她的秘密。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于此同时,在推特网上,失踪案慢慢变成了病毒式的传播。在层层递进的浏览器窗口与凌乱的桌面之间,故事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反转精彩。

这就是影片《网络迷踪》的大致剧情,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关于普通家庭父女之间的亲情,以及网络信息舆论的故事。女儿丢失,父亲开始寻找;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放置了现实的亲情问题、网络社交问题以及网络背后所呈现的这个信息时代隐秘的暴力与宣泄的途径。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乍一看,这部作品像是“网络版”《消失的爱人》,而在《消失的爱人》中不也是穿插了婚姻距离的现实吗?

当我们看到电子屏幕的呈现方式时,一定会对这种拍摄手法惊叹。在《解除好友》、《弹窗惊魂》这类惊悚电影中也以第一视角伪纪录的方式拍摄。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但是如果说抛开荧幕的限制,《网络迷踪》的导演并不是第一个敢这样吃螃蟹的人(《解除好友》那些也不算),不知道大家在2015年的时候有没有追过一部美剧《摩登家庭》。

在《摩登家庭》第六季中就出了这种全电脑屏幕的伪纪录拍摄方式,悬疑菌记得当时第16集的标题叫“失去连接”。当然,电脑呈现的并不是类似于《网络迷踪》这种,而是令人捧腹一笑。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言归正转,在影片中着重体现了父亲金和女儿之间的隔阂问题。其实无论什么时候,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想要去了解他(她)就会发现越来越难。这种隔阂会随着时间增加,甚至成为一种断裂式的关系。

《网络迷踪》的故事中,就曾用到了女孩玛格的成长线,依次为引,父亲金希望一点一点寻找回与玛格之间的心灵链接。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在整部影片的镜头中,关于父女同乐的场景十分稀少。仅有一场父亲节献礼的戏份是有父女间明显的肢体接触的。其他时间,父亲所充当的仅仅不过是用DV记录,支付和监督的机械性作用。

影片这样设定的原因也不是没有根据的,有一句古话叫“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其实幼儿在两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性别意识。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而正是因为这样,母亲在玛格的成长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玛格所有的对外界的精神连接,都是经由母亲实现的,或者间接参与的,这一点,在父亲打开女儿的账户时,也得到了证明。

面对母亲精心整理的校园通讯录,他必须承认自己对玛格的精神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单亲家庭的道德恐慌。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具备一定的性格缺陷,正如影片中玛戈经常独自一人就餐一样,他们不是天生就要特立独行,恰恰相反,他们的内心敏感,脆弱, 渴望关怀,却不善言辞。

女警一人抚养儿子所要面对的艰辛可想而知,忙碌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即使这样也无法掩饰心中的亏欠,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对的,将会是无数的偏见与异样的目光。越是亏欠,就越是溺爱,以至于面对几近成年的儿子,还用宝贝如此亲密的称呼。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一会儿被称为怪胎,一会儿被叫做宝贝,人格的扭曲,似乎已成定局。最可笑的就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偏见发生,却不能让偏见消失。

还有一点是在《网络迷踪》中主要的核心,就是大量的网络直播镜头所呈现的网络社交问题。不论是国外的社交软件,还是国内的各种平台,总有一款社交软件能满足我们内心的虚荣心。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加上现在各种APP功能的发展,很多人只需要注册账户上传动态就能作用万百万粉丝。但是在影片中,玛格显然不是那种贪慕虚荣的女生,虽然她也渴望被关注,但绝不是来自视觉上的关注,而是心灵上的抚慰,她需要一个倾诉对象,来释放心里压抑的苦闷与悲伤。

最需要被关怀的人,恰恰正在社交平台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寒冷。到此,你还能确定社交软件真的能拉进社交的距离吗?即便是你收到了粉丝刷的轮船、火线、无数虚拟币,内心的孤独是无法被填充的。


6万评论,8.7分,年度最佳悬疑片就是它了!



爱和现实,隔阂与羁绊,这部电影的剧情虽然看上去老套了点,但所涉及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子女教育、亲子关系、人性的自私、媒体的冷血、社交媒体的无孔不入、网络空间的安全等等等等。这些话题每个单独展开都是深不见底。

而父亲想表达的爱,想给孩子们的爱,或许永远也说不出口。或许只能等到孩子长大了,在登上火车之前,把爱藏在我步履瞒珊买来的桔子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