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捨得的道理,其中就是要人們明白,什麼可得,什麼要舍。世人切不可太貪得無厭,一味佔有。有些東西不屬於我們的,千萬要捨棄掉,否則身累心累太累人。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1】不要無功之祿

無功不受祿。典故出自漢朝《說苑》之《曾子不受邑》。故事說,有一天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在地裡耕種。魯國國君要送他一座城鎮,讓他用城鎮的收入改善一下穿著。曾子沒有接受。魯國國君知道後,又反覆幾次前來贈送,曾子還是不肯接受。

來使非常不明白曾子的做法,就問他:“先生不是有求國君贈送,而是國君主動贈送與你,你又為什麼不肯接受呢?”曾子說:“接受了人家的東西,就怕得罪人家,贈人家東西的人免不了露點高傲。縱然魯君不驕橫的待我,我又怎麼能不怕得罪他呢?”

曾子的老師孔子知道了這件事情後,說:“曾參的話足以保全他的氣節。”

無功不受祿,就是告誡後人,沒有功勞或者苦勞,請不要隨意接受別人給予的利益好處。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誰會有那麼多的好處無緣無故就送給你呢,你一旦接受這些利益,那麼你就失去了一些自由,而要聽取別人的調遣。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2】不要無義之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錢有地位,是人們所正常的追求。但是,如果這些都是靠正常的途徑獲得,那麼該是你的就可當仁不讓。如果,是通過一些卑鄙手段獲得的利益,得到它們,其實,就是接受禍患。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3】不要虛名加身

徒有虛名,實則傷身。名不符實,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件並不好的事情。最好的事情是有名有實,名至實歸。腳踏實地的學習獲得知識,擁有真正的能力,即使一名不文,也會讓自己心安。一個人要時刻保持謙虛和低調,不要過於張揚自己的名聲與長處。那些虛的名聲,終究是累人的虛榮,還是踏實點好。

做人,三不要!(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