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常規武器方面不如印度,靠這個"撒手鐗"維持平衡

據印媒2月27日報道,印度空軍12架戰機對巴基斯坦控制區發動襲擊後,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緊急召開高級別安全會議。印媒認為,這一級別的會議已經可以決定是否動用核武。

巴基斯坦在常規武器方面不如印度,靠這個

印方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伊姆蘭-汗在這個會議上強調"巴基斯坦軍隊和民眾要為一切可能性做好準備",明顯已經進行最壞打算。而最壞打算是什麼?恐怕不言而喻。

印度方面為何對巴基斯坦方面的核能力如此關注乃至緊張?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在常規武器方面處於下風的巴基斯坦,壓箱底的撒手鐧就是核導。這也是印度最為忌憚的。

巴基斯坦在1961年就成立了"空間與高層大氣研究委員會",通過秘密渠道對彈道導彈進行研究。同一時期,印度也開始了"秘密核計劃"。巴基斯坦前總統佐-布托在1965年公開表示:"如果印度擁有了核武,那我們就算吃樹皮草根也要擁有自己的原子彈!"佐-布托高瞻遠矚地判斷,巴基斯坦在常規軍事力量不可能趕上印度,只有在核力量與印度維持均勢,才能保護國家不受侵犯。這一主張並沒有受到重視。其實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戰爭裡,被視為鐵桿盟友的美國對巴基斯坦實施武器禁運,已經預示了接下來的悲劇。

1971年,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裡戰敗,簽訂了屈辱的《西姆拉協定》,失去了孟加拉,還讓印度成為"南亞霸主",關鍵時刻與巴基斯坦結盟的美國卻袖手旁觀;1974年5月18日,印度進行12000——15000噸TNT的"和平核爆炸",這兩件事刺激巴基斯坦加速研製彈道導彈與核武。1976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阿里-布托親自牽頭,從荷蘭請回了阿迪爾汗。後來成為巴基斯坦"核武之父"與"彈道導彈之父"的阿迪爾汗回憶,巴基斯坦的"新武器計劃"在1976年7月開始走上正軌,其標誌就是"工程學研究實驗室"的成立,其使命就是建立鈾濃縮工廠,並研製遠程打擊武器。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在美國的強力施壓下,法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拒絕支持巴基斯坦的重要工程,在緊要關頭,是"全天候朋友"對巴鐵雪中送炭。

另一邊的印度也沒閒著。1983年,印度公佈"導彈一體化研究項目",將同時研製5種型號的導彈,其中2種為射程涵蓋150——1500公里的彈道導彈,幾乎可以完全覆蓋巴基斯坦。

敵動我動。巴基斯坦隨即在1984年開始研製哈塔夫(Hatf)系列近程導彈,並於1986年生產出採用慣性制導的哈塔夫I型近程戰術導彈,在安裝100公斤戰鬥部的情況下射程達到350公里。1996年,巴基斯坦又研製出哈塔夫II型(綽號"鷹王"),安裝300公斤戰鬥部射程可達450公里。

1998年4月,巴基斯坦"高裡"導彈攜帶700公斤戰鬥部準確命中1100公里外的目標。緊接著,印度在1999年4月成功試射"阿格尼II"中程彈道導彈。僅僅3天之後,巴基斯坦再次成功試射"高裡"導彈,這次彈頭是1000公斤,最大射程增加到1500公里,命中誤差190米,將新德里和孟買都納入打擊範圍,有效抵消了印度在戰略縱深、防空系統和海軍遠程打擊力量的優勢。

巴基斯坦在常規武器方面不如印度,靠這個

2000年3月,巴基斯坦展示了沙欣I型彈道導彈,其射程達到750公里,能夠攜帶700公斤彈頭,可以覆蓋印度西部的重要軍事和經濟目標。這種單級固體機動地對地導彈的命中誤差可以控制在500米以內,精度較高,可以攜帶多用途集束炸藥、鑽地彈頭、撒佈式地雷等武器,裝備總數在30——84枚之間,對印度形成了威懾。

2001年,美國蘭德公司指出,由於印度研製射程2500公里的阿格尼II型彈道導彈,巴基斯坦也在加緊研製沙欣II型導彈。沙欣II採用捆綁式發動機,根據作戰任務不同可以換裝爆破戰鬥部、穿甲戰鬥部、字母戰鬥部等。與印度導彈相比,沙欣II佔有2個優勢:採用固體燃料推進裝置,其雷達區域制導系統能夠快速進行調整,命中誤差可以控制在100米左右。

巴基斯坦在常規武器方面不如印度,靠這個

2015年3月9日,巴基斯坦又成功試射了沙欣III彈道導彈。沙欣III既能攜帶常規彈頭也能安裝核彈頭,射程達到2750公里,基本覆蓋了印度的主要城市。

在核武領域,巴基斯坦也取得了成功。1986年巴基斯坦的離心濃縮廠裝配有3000臺離心機,開始生產武器級鈾,5年時間至少生產了157公斤武器級鈾,至少可製造8枚核彈頭。

當印度於1998年5月在48小時內連續進行5次核試驗、自以為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時,巴基斯坦緊接著就在當月連續進行了6次核試驗。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巴基斯坦牢牢牽制住了印度的野心。譬如,印度2018年10月5日決定砸下54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5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巴基斯坦隨即在10月8日試射可運載核彈頭的高裡導彈。篤信自己是大英帝國繼承者的印度,面對隔壁同樣不缺金剛鑽的鄰居,有點惱羞成怒,卻又無可奈何。

手握戰略導彈與核武的巴基斯坦有效遏制了印度的軍事擴張衝動。很難想象,如果巴鐵沒有核導,動不動就要開掛的印度會謙遜地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則,還一直低調地聲稱"不願使用核武"、"研發核武從來不是因為軍事,而是應對威脅。"尊重源於實力,巴基斯坦家裡藏著"真理",南亞才能維持平衡與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