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會遇到過這樣的人。

一群朋友聚會,妹子曬出男朋友送的新款名牌包包,或許妹子真的有點心大,沒看出來包包是高仿。這時,大家默默略過這段也就算了,可偏偏有人要顯示自己很懂行,當著所有朋友的面嚷嚷:“哎哎哎~ 你這不對吧!哪兒買的啊,絕對被騙了!”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你有急事找他,發信息、打電話總是隔很久才回復,問原因也只是輕描淡寫敷衍過去。而如果換成是他,你回覆稍晚1分鐘就會收到奪命連環call,不管是多大的事情總能收到一連串語音,還經常前言不搭後語。

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似乎完全不懂得換位思考,說話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常常喜歡自說自話,常把“我”、“我認為”、“我不喜歡”掛在嘴邊,擁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只要他人與自己的意見相左,他們便開始不安,急於反駁,連上也開始露出小情緒。

在他們眼中,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般根本聽不進他人的建議,只顧及自己的感受。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小H有一個遠房堂妹最近因為被公司辭退,住到了自己家。身為姐姐,為了安慰堂妹,小H下班後通常會跟老公開車帶堂妹去吃大餐,順帶逛一逛散散心。

某天晚上,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堂妹因為一個小失誤就對著餐廳的清潔阿姨各種嫌棄,說的不太好聽。小H的老公勸她一句:“阿姨也是普通人,偶爾失誤一下沒什麼。別太計較。”然後跟阿姨道歉說她最近離職心情不好請她見諒。

本來是打個圓場,結果堂妹全程黑臉。又過了幾天,小H的老公偶然發現,堂妹居然把他拉黑了。不禁對小H感慨,人生第一次微信被拉黑居然不是甲方客戶而是親戚。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然而,為了不讓小H難做,老公還是給小H的堂妹遞了個臺階,說刪一些客戶的時候不小心刪掉她了,請她加回一下。更可氣的來了,堂妹竟然直接來一句“我已經刪你好友了,別煩我”。

經過這件事情,堂妹依然在小H家尬住。日常生活中經常隨手翻動小H和她老公的私人物品;為了追劇,將小H老公在家辦公用的筆記本電腦佔為己用,害他有幾次只能在公司加班到深夜;還有一次差點就把小H幾千塊錢的按摩儀弄壞……

最後小H也忍無可忍,只能通過長輩客客氣氣把堂妹“送”回了家。據說堂妹回老家後,一直在背後說小H事多又自私,不把她當妹子照顧。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前幾天,發小過生日,晚上聚會結束髮了朋友圈,本來開開心心的一件事兒,卻因為一條不和諧的評論鬧心許久。暫且稱這位在朋友圈留言的男生為小A好了,他們的對話大致是這樣的:

小A:生日快樂!你今年27了吧。發小:謝謝~ 沒有,我老多了。小A繼續回覆:不可能,你絕對是27,我不會猜錯。發小隻能繼續尬聊:沒有啊,我真的老了,沒那麼年輕。小A:不是吧,我記錯了嗎?我記得你明明27!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發小還單身,也比較介意自己的年齡,所以後來回憶說,當時看到這位朋友的第一條留言,內心已然狂翻白眼:朋友圈這麼多人看著,還要我承認年齡,他這到底是什麼神仙情商!

最後,發小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去微信他,說“你不要在空間討論我的年齡了,27已經離我很遠了!”好端端過個生日,睡覺前卻生了一肚子悶氣。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遇到這樣情商感人的事情,我們總會感慨百種米養百種人。有些人認為情商是先天的產物,情商高的人天生為人處世妥帖周到,而情商低的人天生就易躁易怒、不會換位思考。其實不然,高情商與後天培養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幼兒性格形成關鍵期的情商培養。

哈佛大學“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如果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接受“情緒教育”,給他一個溫暖、鼓勵、健康的成長環境,創造足夠多與同齡人相交往和交流的機會,教他們如何控制或平息憤怒、焦躁、憂鬱等不良和消極情緒,這對他們的一生都能起到最積極的作用。”

經過戈爾曼的研究證明:“情商比智商更能影響成功,情商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個人的成功,情商起到80%的決定作用”。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所以,當我們在成年後發現自身有這樣或那樣情商上的不足時,就更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小時候被扣上“熊孩子”的帽子,長大又摘不掉“巨嬰”的標籤。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情商培養從娃娃抓起自有其道理。成年人的性格思維和行為習慣已經固化,很難改變,而2-6歲的孩子,正處在性格習慣形成關鍵期,我們不需要講很多大道理,只要在一些生活細節上多加註意和引導,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和社會交往,自然而然就會養成高情商。

那麼,該怎麼引導和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孩子害怕是正常的,要讓孩子學會在害怕時尋求幫助

學齡前兒童之所以普遍害怕黑夜,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兒童的想象力正在迅速發展。對於他們來說,甚至白天非常熟悉的事物也會在夜間變得可怕。在黑暗中,他們腦海中的妖魔怪獸似乎非常真實。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害怕是正常的,害怕時尋求幫助也是正常的。

其實恐懼不只是小孩子的情緒,同樣也困擾著我們成年人。小孩子可能是對某些具象的東西產生恐懼,例如怕黑怕鬼不敢一個人睡覺;而大人則常常在面對陌生事物、環境的時候產生恐懼或說抗拒的心理。所以,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走得更“無畏”一些,在童年時期學會正視並克服恐懼,顯得尤為重要。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2、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與孩子一同做個懂得禮讓的人

2-6歲的兒童都會經過“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通常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解決問題。因此,孩子不懂謙讓和輪流,是很普遍的問題。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就非常重要,也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思想行為,比如在公交車上讓座、按順序排隊等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3、當發脾氣的時候,千萬不要想著讓孩子一個人靜靜


那會讓他覺得他需要獨自一人來面對這份情緒,這樣的無助感反而會讓孩子內心的憤怒無處宣洩。首先你要主動靠近他,關心他:“你正在哭,但是沒關係,每個人都需要時不時地哭一下。我會陪著你,直到你的傷心減輕(憤怒平息)為止。”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會讓孩子立馬平靜下來。長大後的他,在待人處世時,情緒也會更加平穩。


會說話的人,不是天生嘴皮子好,而是情商高!


4、引導孩子結交新朋友時,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因為在結交新朋友和與他人合作方面,不同年齡的兒童有著不同的體驗。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習慣分享、學會協作以及與同伴交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是需要一些時間和練習的。

對此,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持續引導。畢竟,回想我們自身,也會在面對陌生人時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情緒,影響交流的繼續。

除此之外,下面幾點也很重要:

避免給孩子搞特殊化,做到好東西全家人一起分享一起制定家庭規則,提高孩子遵守規則的積極性鼓勵孩子主動與鄰居打招呼,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鼓勵孩子進入有共同目標的團隊遊戲

一篇文章當然沒辦法講完所有的方法,想要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家長也可以求助於書籍。小博集最新出版的托馬斯主題繪本《托馬斯和朋友·情商培養主題繪本》,寓教於樂,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為孩子們建立人生最初的友誼提供了最好的示範。

孩子們將會看到托馬斯和朋友們在面對挑戰時,如何相互影響、通力合作並解決問題,以及他們如何以這種方式建立友誼。這套書除了故事,還有“情商小課堂”、“親子閱讀好方法”、“聊一聊,想一想”等多元化內容版塊,可以說是一套手把手教你引導孩子鍛鍊情商的兒童情商“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