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前幾天,我一個17歲的弟弟問我:我以後要做什麼?


我:做你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他:我不知道我自己擅長什麼?我:那就找一件事情,現在開始做下去。他:要不你直接告訴我應該做什麼?我:……


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如果你認為17歲的問題很難回答的話,其實有些37歲的人的問題更難回答。

同學聚會的時候,有同學問我:你一直在大城市,你能不能告訴我現在有什麼事情是掙的錢又多,又不要花太多時間的?提點提點我。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在尋找這個世界上新的機會,但本質上反映了一個人對自身能力極大的不瞭解——任何一個通過努力而獲得過回報的人,無論如何是問不出這種問題的。

因為努力過的人才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事情,即使有,也是小概率事件,無法重複,無法複製,就像你中了一次彩票之後,你就想著要把未來都押在買彩票上,這是不現實的,人生也會被毀掉。

週末的時候,我看了前天上萬條微博的評論(你對自己的工作有何困惑),大家有很多的疑惑,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提前發出來,看看是否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進入職場之前,最需要搞清楚的問題不是“這個工作需要什麼樣的人?”而是“我能去做什麼類型的工作?”

如果一個人沒有花時間去思考“我究竟適合做什麼”這個問題的話,進入職場之後,一定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困惑“我好辛苦,這份工作是不是不適合我?”

說到底,一份工作適不適合一個人,很大程度是一個人的性格與特長所決定的,如果要靠反覆投身新工作才能明白自己是否適合,成本就太高了。所以你也能看到很多同齡人工作一年兩年之後,不停的換崗,跳槽,他們的口頭禪是“我覺得這個工作不適合我。”但幾次之後,你發現,他們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他們。

你知道自己穿哪100件衣服不好看,遠遠比不上“你自己知道穿哪一件衣服很好看”。


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正因如此,會不會工作,能不能工作與一個人的實際年齡無關,“37歲的人”工作能力不一定就比“17歲的人”強。

關鍵在於你是如何理解“工作”與“職業”的。

有幾類人分不清楚“工作”與“職業”的區別。

比如有些人大學畢業那年才猛然意識到自己要工作了,於是拿著簡歷不知道該給誰,把“找到一份工作”當成目的。

有些人覺得工作就是養活自己,所以找到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就很好了。

有些人覺得工作的目的就是能升職加薪,所以不能升職加薪的工作就不算好工作。

還有人覺得工作就是要環境好,老闆好,同事好,滿足這些條件的工作才是好工作。

以上的判斷從某個層面來說並沒有錯,但他們忘記了另一個詞——職業。

我們進入職場,究竟是要找到一份工作?還是要確定一個職業?

說白了,如果一份工作僅僅是工作,那麼它很有可能只能養活此刻的你。但如果一份工作你是按照職業的標準去選擇的話,那麼它還能養活未來的你,以及你的家庭。

所謂職業的參考標準有很多。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這份工作自己是否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去鑽研?”

“即使離開現在這家公司,未來是不是也依然會從事相關的工作?”

“你希望自己三年或者五年之後,成為這個行業當中什麼樣子的人?”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緊緊圍繞著某一個行業,那麼恭喜你,你可能已經找到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了,而不僅僅是“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


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當有人問我有關於他們工作的問題時,我通常會反問一個問題——你花了多久的時間才決定去做這份工作的?

回到我自己的工作,我頭十年關於職業的選擇我把它總結為“3232”法則。

所謂“3232”,指的是我花在一份職業上的時間,三年,兩年,三年,又兩年,但這不是指一個人參加工作需要滿十年,而是指你對於職場的思考時間。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3232”是從我大二的時候開始的,第一階段的三年(人生規劃期),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所以從大二到大四,我花了三年思考這個問題。

第二階段的兩年(適應調整期)是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之後,就要靠實踐去證明自己是否能勝任。後來,我花了兩年時間從湖南電視臺的實習生做起,畢業之後正式進入媒體行業。

第三階段的三年(職場煉獄期)是全身心投入一個職業的時間。

之前五年讓我明確了傳媒這個行業值得自己去奮鬥,在這個行業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職場榜樣,所以無論出現任何問題,都不會改變我的目標。

所以這三年必須義無反顧的投入,告訴自己不要被工資影響,不要被辛苦影響,不要被人際關係影響,因為我已經想得很清楚,我人生下半輩子都會待在這個行業中,

所以眼前的障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年後,我是否能擁有更多的經驗,能腳踏實地在這個行業紮根。

第四個階段的兩年(自我突破期),就是總結與重生階段,利用過去八年的職場累積,開始為下一個十年的自己做職場螺旋上升的規劃。

如果每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都有一個“3232”的過程,很多問題自然就能在過程中解決了。10 年聽起來很長,但只要經過這10年的任何人,都不會再為職場困惑了,即使有疑問,也能用明確的方法去解決了。


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3232”的運用,無論你是高中生,還是“四十而立”。

這四個階段都是每個職業人必須要歷經的過程,但每個階段需要的年份因人而異,重要的是這四個數字包括了“我能做什麼,試試能不能勝任,那就全身心投入,以及總結調整為下一步做規劃”的四個階段。

很多在職場有所成績的人,對比他們的職場經歷,幾乎都經過了以上提到的四個階段,無法逾越,不能跳級。

但很多參加過多年工作人,依然會困惑,也許不是因為工作太難,而是他們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了職場煉獄期,運氣好的能快速調整,運氣差的,一直會疑惑:為什麼我就做不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如果你參加工作的時間單位叫做“工齡”,那麼“3232”指的就是你的“職齡”,如果你的“職齡”從高中開始,那你進入職場上手的速度一定比大多數同齡人更快。

相反的,即使你到了四十歲,如果內心並沒有“職齡”這個意識,你依然會在“我能做什麼”的圈子裡反覆兜兜轉轉,成熟的只是外表,內心依然焦躁。

我回顧了一下自己的職場歷程,我發現職場最大的難題不是“老闆太壞”,“同事討厭”,“工資低”,“加班多”……這些都能隨著你的成長而有不同的理解,職場真正的難題是“莫名的焦慮”,所以解決焦慮,讓自己心無旁騖,便能更坦然的面對未來。

這本新書的名字叫《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

網上有人說“我在不喜歡的城市上不喜歡的學校、讀不喜歡的專業、身邊好多不喜歡的人、找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租著便宜但不喜歡的房子,還有不喜歡的上司…都不知道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這段話讓我非常有感觸,因為很長一段時間,我也覺得自己是求職候鳥群中的一隻候鳥,努力讓自己跟得上遷徙的時刻,一刻不停往前飛,在人群之中才有安全感,可一個人回到家,又忍不住問自己:現在的工作與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你的生活應該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