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臺灣同胞書》發表時,臺灣是怎樣的臺灣

1

四十年前,《告臺灣同胞書》正式發表時,臺灣的口號是“反攻大陸”。但發表當天,國防部長徐向前宣佈,即日起停止對大小金門和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來自大陸的和平姿態,一覽無遺。

因為海峽兩岸長期對峙,當時臺灣已經實行戒嚴令三十年,成為世界上戒嚴最久的地區。戒嚴令等同宣佈臺灣處於如戰時一般的緊急狀態,是蔣家父子經營臺灣的重要法令。當時的臺灣實行警管制度,憑藉《違警罰法》,警察的權力大到不同尋常。“警備總司令部”是一個模糊法令下的產物,卻成了臺灣人人聞之色變的機構。當時臺灣有一句名言: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

內既僵化,外也頭疼。自從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訪華之後,臺灣上下都知道“外交”要完了,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蔣經國上臺半年,在《告臺灣同胞書》正式發表的當天,美國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臺灣一邊是反美浪潮湧動,一邊又是有錢人移民美國浪潮的興起。

攝影:土井九郎

但許多人只想回大陸。他們從踏上臺灣土地的第一刻起,就無時不為回鄉做準備。青島的王正雄跟著青島被服廠輾轉來到高雄,一開始蓋的都是窄小的茅草房,因為都想著很快會回去。等到終於知道很難回去的時候,他們只有把自己的住宅區命名為“青島村”。1979年,青島村成了青島裡,但仍然抹不去山東的痕跡。

雖然蔣經國此時尚未意識到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性,仍然極力抵制和防範《告臺灣同胞書》,但臺灣人民很快感到了來自大陸的友好。不但延續了21年之久的金門炮擊結束,而且大陸對臺播音的稱呼也變了,加上了三個字“親愛的”:“親愛的臺灣同胞們,親愛的國民黨軍官兵弟兄,親愛的金門同胞們。”

最急切渴望與大陸接觸的,就是來自大陸的國民黨退伍老兵。當時在臺灣的大陸籍老兵約有12萬人,大多居住在全臺的八百多個眷村中,卻是退伍軍人中生活最貧寒的一族。國民黨高層可以通過“第三方”與大陸親友取得聯繫,但普通老兵數十年既不能與家鄉親人聯繫,更不能返鄉。而《告臺灣同胞書》讓他們看到了:在有生之年回家的一線希望。島內要求開放回大陸探親的呼聲日益高漲。

所以1979年時的臺灣,是一個等待破冰的禁忌島。

2

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半年前,臺灣從基隆到高雄縱貫南北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因為紀念孫中山,所以命名為中山高速公路。這是蔣經國推行的“十大建設”成果之一。

“十大建設”是臺灣在七十年代進行的一系列基礎建設工程,包括桃園國際機場、鍊鋼廠、造船廠和核電廠等等。這是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一力推行的計劃,當時臺灣經濟萎靡不振,當局沒有多餘的資金搞基建。但反對聲一片時,蔣經國力排眾議,“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十大建設”的資金,最終來自沙特的借款,也就是舉債建設。但後來的發展證明了蔣經國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基建完成之後,臺灣經濟開始起飛。外商見到臺灣的人力資本低,於是到此投資建廠,臺灣以代工業開始實現經濟騰飛。當時在每個加工區,每天上下班時間一到,馬路上的人源源不絕,無數的男女工人從各個廠區密密麻麻地湧進湧出。

當時的臺灣,給世人的印象就是“世界工廠”。除了大企業之外,當局還鼓勵家庭成為代工廠的延伸,例如在家裡的客廳就可以組裝聖誕燈飾。當時普通家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代工事業。一般主婦要是不上班,總是在家一邊看電視聽廣播,一邊幹組裝活,時間差不多了就煮飯等家人回來,吃了晚上全家一起做。

這麼拼只為了一件事,就是賺錢——而確實也能掙到錢。有了錢就要消費。1979年,臺灣放寬了離島旅遊觀光的限制,一時間香港成了臺灣人趨之若鶩的去處。幾乎是在一夜間,太平山頂就擠滿了手拿相機、興高采烈講著閩南語的臺灣人。

中山高速公路剛剛投入使用的時候,根本沒有多少車在上面跑,許多人批評這簡直浪費錢修了一個超大型的蚊子飼養場。但很快隨著經濟的騰飛,私家車和貨車很快把這條高速擠到要斷氣。在過年過節期間,整條高速變成大停車場,車尾燈一眼望不到頭。

3

在1979年之前,臺灣人是喜歡多生孩子的。《告臺灣同胞書》發表的時候,當局已經感覺到了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所以把口號改成了“一個孩子不算少,兩個孩子恰恰好”。但很快又遭遇了人口比例不平衡的問題,像臺北縣9歲的吳奇隆小朋友就只有兩個兄弟,沒有姐妹。所以口號又改成了“兩個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一樣好。”

1979年,有不少的臺灣人都在域外求學。29歲的馬英九和23歲的蔡英文,在美國攻讀法律;32歲的楊德昌,已經在西雅圖從事計算機微處理器和軟件設計有5年之久,還要兩年才會回到臺灣;25歲的李安,剛剛前往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讀戲劇。

1979年,36歲的作家三毛正在西屬撒哈拉沙漠,跟丈夫荷西一起享受異國風情;41歲的古龍正處於創作黃金期的最後階段,他最後一部長篇經典《陸小鳳》在這一年完成;他的同齡人瓊瑤,已經憑藉言情小說賺得盆滿缽滿;而憑藉瓊瑤電影走紅的25歲林青霞,此時已經拍攝了將近50部愛情文藝片,正準備息影15個月。

此時的林心如和舒淇只有3歲,正是上幼兒園的年紀;但她們的父親這時迷戀的,是26歲的歌星鄧麗君,《何日君再來》很快在對岸的大陸風靡一片;5歲的林志玲即將上小學;而29歲的郭臺銘已經結婚五年,正拼命打造他的“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公司一開始的業務是製造黑白電視機的旋鈕。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78歲的張學良,仍然被蔣經國軟禁在臺北復興路的住宅裡。在蔣氏父子心裡,之所以到臺灣,都是拜他所賜。因此張學良想要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努力比蔣經國活得更久——而最後他做到了,比1988年去世的蔣經國足足多活了13年。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的時候,也正是臺灣經濟開始騰飛之際。經濟上去了,社會也開始逐漸向寬鬆的方面發展。

攝影:土井九郎

去世前一年的9月16日,蔣經國終於宣佈:即將開放大陸探親。開放申請當天有人拄柺杖、有人坐輪椅,排隊長達數公里。10萬份申請表,半月內被索取一空。一個新時代,即將來臨。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时,台湾是怎样的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