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多讓著她點就是了。”

“他還小,等長大了就好了。”

“他還是個孩子啊!”

這些話,大家是否感到很耳熟?沒錯,很多熊孩子的“熊家長”都會有類似的說法。在他們看來,孩子年紀小,做錯事在所難免,所以本就應該得到原諒。

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但正是這種無底線的容忍、默認,才造就了那一個個令人痛心、憤怒的“白眼狼”,不孝,不忠,不義。

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1、遇到事情推卸責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候難免會犯錯誤,或是有什麼事情做得不是很好。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往往會批評孩子,讓孩子記住教訓、增長經驗。

有些孩子會虛心接受、以後做好,可也有些孩子卻選擇推卸責任,撒謊、耍賴,試圖逃避批評和懲罰。

作為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這種逃避的表現加以重視,及早糾正,堅決處理。

小時候放任孩子逃避沒寫作業的責任,長大後他就可能逃避工作的責任、養老的責任,到時候家長再後悔也晚了。

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2、吃東西不管不顧旁人

很多時候,孩子其實非常缺乏分享意識,而這幾乎都是來源於家長的溺愛。

作為家長,平日裡做的飯肯定要多多考慮孩子的愛好,做些孩子愛吃的。

面對自己愛吃的東西,有的孩子就“把持不住”了,非要把愛吃的菜都端到自己面前不可;平時吃零食,也是掖著藏著不給別人吃。

“分享”,是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的,懂得分享的人才懂得善良,日後才會孝順父母。

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3、不尊重他人,甚至打罵家人

面對孩子,大多數人都會有更高的容忍度,這樣往往也給了孩子一種錯覺:“我是至高無上的,別人都得讓著我”。

在這種錯覺的驅使下,很多孩子變得不聽管教,家裡家外不懂得尊重他人,更有甚者還會打罵家人。

孩子缺乏尊重意識,家長可不能再用“孩子小不懂事”安慰自己、欺騙自己了,必須要及時糾正,態度堅決。

這種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容不得半點馬虎,不然孩子長大後多半會變成“啃老族”、“白眼狼”。

不希望孩子長大變成“白眼狼”,就別老慣著孩子這3個行為

事實上,小孩子由於自身發育不夠成熟,確實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家長的包容和愛護。

作為家長,要正確把握對孩子容忍的尺度,既不嚴苛也不溺愛,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意識、分享意識、尊重意識的人,成為一個好人。

希望天下孩子都能三觀正、性格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