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接手萬達百貨,王健林的生意經你看懂了嗎?

春節上班後,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旗下全部37家百貨門店的買賣,挑動了媒體的神經,並在全網炸了鍋。很多媒體覺得萬達百貨被賣是一個吸引流量的話題,於是便把王健林過往的"賣賣賣"大肆挖掘出來,以此唱衰萬達。

其實,從買賣的本質來,這就是一筆生意,而且是一筆雙贏的生意。

萬達的"賣賣賣"

張近東接手萬達百貨,王健林的生意經你看懂了嗎?

成立於2007年5月的萬達百貨,在萬達廣場的助力下,保持著高速發展。截至2013年12月23日,萬達百貨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地開業75家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百貨企業之一。

同時,萬達百貨與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旅遊共稱為萬達集團旗下的四大支柱產業。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不過,隨著智能手機、4G網絡的普及,電子商務呈現爆炸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是,萬達百貨業態遭到電子商務的衝擊。

2015年8月,萬達開始整體戰略調整,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隨後,萬達把業績靠後的萬達百貨逐漸賣出。截至2015年11月,萬達百貨關店數量超過了50家,佔當時萬達百貨全國門店的近一半。

隨後,萬達百貨開始扭虧為盈。萬達集團2016年工作總結顯示,萬達百貨收入178.2億元,完成計劃的101.6%。

2017年7月,萬達商業、融創中國聯合公告稱,萬達將把包括濟南萬達文旅城在內的全國13個文旅項目91%股權,轉讓給融創中國,代價為295.75億元,並由融創承擔項目貸款。

從萬達近幾年大肆賣賣賣的表象來,王健林給外界的印象是在不停地拋售資產,實際上卻是萬達在從重資產集團向輕資產集團轉型。

賣也能是好生意

王健林在2017年年會上也表示:"萬達和融創、富力簽署了文旅項目、酒店資產轉讓協議,僅此一項協議就減債440億元,回收現金670億元,相當於減債1100億元。對於這次轉讓,眾說紛紜,很多解讀,萬達賣資產,是不是不行了,其實這是根本不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

張近東接手萬達百貨,王健林的生意經你看懂了嗎?

雖然當時有不少媒體看衰這次交易,但現在來看大家都佩服王健林的前瞻性和戰略性。通過這次交易,萬達回籠了一定的現金流,緩解了企業高負債運營的危險。所以,對於生意,不能單純看買還是賣,企業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同時,萬達過去幾年在海外投資了一批項目,近兩年,萬達決定清償海外債務,賣一部分資產就能把債務償還的差不多。通過大幅降低企業負責,保證了萬達集團業績能夠安全穩健的增長。

另外,萬達在過去本身主要是重資產的集團,如果再大量持有文化旅遊和酒店項目,會導致重資產規模太大,與萬達近幾年向輕資產運營的戰略相悖。

不管是從萬達變賣酒店和文旅項目,還是近日把37家萬達百貨賣給蘇寧來看,並非只有買才是好生意,賣也是好生意。因為萬達是根據市場情況,並結合自身的產業做戰略調整。做生意能夠做到"低買高賣"就是很好的買賣。

萬達的戰略遠見

不可否認,文化旅遊項目長期來看是有前景的,也肯定可以收回投資。不過,萬達經過數學模型分析,每個大型文化旅行項目至少需要7-8年有息負債才能繼續往下走。如果十幾個文旅項目疊加在一起,每年淨增1000億負債,對於企業來說壓力相當大。在全球都在去槓桿、降負債的背景下,這樣加槓桿,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因為對市場方向的正確把握,萬達在2018年負債率大大降低。在今年1月對外公佈的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中提到:2018年,萬達有息負債大幅減少,同比2017年減少約30%。是國內大型企業中,有息負債率下降最多的企業之一,特別是萬達海外負債基本解決。有息負債大幅減少離不萬達的戰略遠見,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賣掉不良重資產,拓展利潤更高的輕資產業務。

同時,輕資產戰略取得了很好成效。2018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輕資產已達19個。新發展的58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達50個。從2019年起,開業的輕資產廣場超過一半,以後佔比越來越高,也許幾年以後開業項目全部都是輕資產。新開業的酒店全部是委託管理的輕資產。

張近東接手萬達百貨,王健林的生意經你看懂了嗎?

此外,王健林也表示:"萬達既然認準了輕資產、低負債發展的戰略,就不能動搖。"

有業內人士分析:"萬達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酒店、萬達百貨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站在企業戰略角度而言,絕對是上策。"

畢竟,從生意的角度來看,不同國家、不同企業,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戰略決策。王健林的"賣賣賣"實則戰略遠見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