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讓歪果仁震驚的中國製造

機械鐘

最早發明於公元8世紀

有時,歷史的樂趣在於細節,例如發明的原始名稱。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機械鐘被命名為“Waterdriven Spherical Birds” - “天堂之眼”地圖。

公元725年,佛教數學家和僧人易興發明了它,它是一種天文儀器,偶然也作為鐘錶工作。儘管如此,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水鍾(水的數量用於直接測量時間)。然而,它是由水驅動的 - 一股下落的水流驅動輪子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轉。

歷史上讓歪果仁震驚的中國製造

中國工程師蘇松的水力機械鐘塔

內部機構由金和青銅製成,幷包含輪子,鉤子,銷,軸,鎖和杆的網絡。一小時鐘聲自動響鈴,每小時一小時響一次鼓聲。

另一個出色的時鐘是由中國發明家蘇松於公元1086年至1092年為宋朝皇帝建造的“宇宙引擎”。這也是一個機械天文鐘,但它很大,分佈在一個超過10米(35英尺)高的塔樓中的幾層樓。它由青銅製成,並由水驅動。在頂部,平臺上的球體跟蹤行星的運動。時鐘仍然存在並一直工作到1126年,當時它在韃靼人的入侵中丟失了。

第一次發明c。公元前6世紀

弩是弓箭原理的機械應用。它通常由水平弓(稱為“prod”)組成,其安裝在原料上。它發射的射彈被稱為螺栓或爭吵。

弩是人們發動戰爭能力的又一重要步驟。雖然射箭是一種高技能的工藝,通常必須由專門的弓箭手從童年學習,但弩可以由任何士兵或新兵在幾周的訓練中掌握。這使得更多的軍隊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戰鬥狀態。

歷史上讓歪果仁震驚的中國製造

來自1570年的羅馬弩炮弩

我們對弩的最早確鑿證據來自公元前6世紀中國古代及其鄰近地區。公元前4世紀的文字提到了公元前6世紀或5世紀使用的巨型弩,而孫子關於軍事戰術的經典文本,戰爭藝術,可追溯到公元前500-300,多次提到弩。

至於人工製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青銅弩螺栓在中國各地的埋葬地點被發現,而山東曲阜的一個挖掘中發現了小到可以手持的弩庫存,可追溯到6世紀。公元前世紀。

一個更有爭議的問題是首次使用重複弩。這些是可以快速發射多個螺栓的弩。有些建議可能早於此,但它們通常歸功於著名的軍事顧問諸葛亮。

他的版本,當被大批士兵使用時會致命,可以同時發射兩到三個螺栓。它有一個裝有弓形螺栓的彈匣,以及一個槓桿驅動機構來補充螺栓。這一時期的武器射程約為100米(330英尺)。

在中世紀時期,中國人還開發了一種12輪中繼器弩,直到十九世紀才繼續使用,並且在破壞能力方面與機槍相比。

張衡的地震儀

公元2世紀發明的日期

歷史上讓歪果仁震驚的中國製造

地震儀:張衡探測地震儀器

地震儀(或地震儀)是一種科學儀器,通過它們引起的微小地面運動來測量遙遠的地震和火山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臺地震儀是在2000年前在中國發明的。它被稱為張衡的地震儀。

它的發明者張衡認為,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混亂的空氣運動,理論上認為:

......只要[空氣]沒有被攪動,但潛伏在空曠的空間中,它就會無辜地放置,不會給它周圍的物體帶來任何麻煩。但任何事情都會在沒有激發它的情況下發生,或壓縮它,並將其驅動到一個狹窄的空間......當逃脫的機會被切斷時,“隨著山的深深的雜音,它會在障礙物周圍咆哮”,不久之後毆打它驅逐高潮,越來越兇猛越強越障礙......

在張的裝置中,地震使得一個青銅球從八個管中的任何一個(龍的頭部形狀)中掉出來。然後球落入金屬蟾蜍的嘴裡,其位置表明了地震波的方向。

目前還不完全瞭解該設備的工作原理。八個移動臂肯定通過一個曲柄和一個釋放球的槓桿提升了一個抓地力。顯然,該設備還包括一個懸掛在酒吧的鐘擺。這表明驅動力是慣性 - 擺錘中的一個小運動可能觸發了在正確槓桿上轉化為輕微力的運動。

然而,沒有明確的歷史文獻或其餘的例子,因此現代重建的嘗試涉及對當代文本中對該裝置提出的少數提及的相當程度的推測和解釋。儘管如此,張的地震儀確實使用了與早期現代地震儀相似的技術。

在張死後,直到1783年,一位名叫Schiantarelli的意大利科學家才使用簡單的地震儀,用它來測量卡拉布里亞的一次大地震。

張恆,中國的達芬奇

歷史上讓歪果仁震驚的中國製造

中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震學家的瓷器雕像,張衡(公元78-1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