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比爾·蓋茨1975年從哈佛輟學,作為擁有900億美元個人財富的全球首富、微軟聯合創始人和著名的慈善家, 雖然比爾·蓋茨從來沒有獲得大學學位,但他對全世界年輕人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


比爾·蓋茨曾在推特上給畢業的大學生髮出了一系列(14條簡短推文)的建議,這些建議主要關乎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首先關於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比爾·蓋茨表示,如果他現在進入大學,他將主修人工智能,能源或生物科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ergy, or biosciences)。他認為這三個是“大有希望的領域”,年輕人可以在其中獲得成功併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爾·蓋茨在一篇寫給“想要改變世界”的大學畢業生的博文,對推特上發的內容有更詳細的補充。關於這三個領域他寫道:“第一是人工智能,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成效和創造力。第二是能源,因為清潔、負擔得起、可靠,對於消除貧困和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第三是生物科學,已經日益成熟,有可能幫助人們活得更長、更健康。


比爾·蓋茨的建議來自於他的個人經驗。作為蓋茨基金會的共同主席,多年來他不僅關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同時對世界性的貧困和疾病問題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所以他預測這三個領域未來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回憶自己的大學時代,比爾·蓋茨寫道:“如果時光能倒轉,回到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我希望那時候的自己能夠了解更多。比如,人的智力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形式,而不是單向一維的。而且智力因素並沒有我曾經以為的那麼重要。"


在微軟的早期,比爾·蓋茨相信只要你可以編寫好的代碼,你就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人,或者管理一個營銷團隊,或者承擔任何其他任務。現在他承認自己錯了,他已經學會欣賞人們擁有的不同方面的才能。他告誡年輕人:“你越早認識到這一點,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富足。”


追憶青春,這位世界首富有沒有什麼遺憾?當然有,不過,他最後悔的既不是從哈佛輟學,更不是創辦了微軟。“我最大的後悔是,當我離開學校時,我對世界上最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幾乎不瞭解,之後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學習和了解。”


比爾·蓋茨回憶:“我30多歲和梅琳達第一次去非洲旅行時,對所看到的感到無比震驚。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兒童死於在富裕國家裡早已根除的那些疾病,我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不公正的事情,我們必須參與到其中去改變這些。”


比爾·蓋茨鼓勵年輕人:“你們比我當年對這個世界瞭解得更多,你們應該早日開始向不平等開戰,可以到世界各地,也可以從自己身邊社區做起。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現如今,人工智能是最火熱的話題也是最熱門的專業。當人工智能開始從實驗室走向更為廣泛的應用時,它就不再僅僅具有技術上的衝擊力,而是會越來越明顯地影響到人類經濟社會的運行。

人工智能的應用實例:指紋識別、人臉識別 、視網膜識別、 虹膜識別 、專家系統 、智能搜索、 博弈等。

人工智能的部分應用領域

1) 機器人領域:人工智能機器人,如PET聊天機器人,它能理解人的語言,用人類語言進行對話,並能夠用特定傳感器採集分析出現的情況調整自己的動作來達到特定的目的。

2) 語言識別領域:該領域其實與機器人領域有交叉,設計的應用是把語言和[i]聲音轉換成可進行處理的信息:如語音開鎖(特定語音識別);語音郵件以及未來的計算機輸入等方面。

3) 圖像識別領域: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象的技術;例如人臉識別 汽車牌號識別等。

4) 專家系統:具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計算機智能程序系統,後臺採用的數據庫相當於人腦,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採用數據庫中的知識數據和知識推理技術來模擬專家解決複雜問題。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人工智能使人類獲得更大解放的同時,也帶來了失業、收入差距拉大等負面影響。

一切都網絡化以後,人工智能只要把數字拿來算一算、推一推,就可以做出各種比人更精確的決策、判斷、預測、分類。

據科學新聞網站“ZEM Science”報道,牛津大學教授卡爾·貝內迪克特博士發佈了一份報告,稱人類90%的工作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他給出的冗長的名單上,包括石匠、預算分析師、稅務審查員、肉類切割工、零售推銷員、石油技術人員、下水道工人、信貸員、法律秘書、無線電操作員、出納員、酒店和餐廳服務員等。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但是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就業市場就非常火熱。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會陸續普及應用,在這個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發展趨勢之一。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將首先在互聯網行業開始應用,然後陸續普及到其他行業。

全球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的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3月,全球有超過190萬技術專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工作。在人才數量上,美國暫居第一;中國在這一領域的人才儲備和澳大利亞與法國相當,位列第七,處於極端短缺的狀態。

在招聘網站上,10個有關人工智能的職位中,有9個處於空缺的狀態。LinkedIn中國副總裁王迪表示,機器學習技術、智能芯片及程序編寫相關崗位的人才最受歡迎。

這樣的狀況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全球風險評估諮詢公司韜睿惠悅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科技企業人工智能團隊將平均擴張20%,需求將繼續增長。《每日經濟新聞》援引中國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的話稱,

中國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需求在未來幾年可能猛增至500萬。

對於想申請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專業的學生,快報君帶來了CSRankings榜單。CSRanking不同於 US News 和 World Report 的方法(僅僅基於調查),該排名完全基於研究指標,其度量了絕大多數院校教員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各大頂會所發佈的論文數量。由於頂會論文發表難度很高,這種統計排名的方式被認為難以進行造假。


2018年排名

比爾蓋茨:如果再上大學,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