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有道是“蘇城好,城裡半園亭”。蘇州除了有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留園這些聲名遠揚的代表性園林之外,那些深藏於古城小巷中的不為人熟知的園林,同樣各具特色,值得細細品賞。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前幾日去了蘇州常熟的曾趙園,心生出無數歡喜。曾趙園,位於常熟城區西南隅翁府前,是一處始建於清末的古典園林建築。曾趙園是曾園與趙園的合稱,因兩處園林相鄰,遂並稱。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被譽為“山色湖光共一園”的曾園,原為明萬曆間御史錢岱所築“小輞川”部分遺址。清同治光緒間刑部郎中曾之撰營為家園,取名“虛廓居”,亦為其子晚清文學家曾樸故居,習稱曾家花園。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趙園原為明萬曆御史錢岱所築“小輞川”部分遺址。清嘉慶、道光間為邑人吳峻基所有,初名水壺園,又名水吾園。

清同治、光緒間,園歸陽湖趙烈文,門額“靜圃”,俗稱趙吾園。

時趙宦遊易州,由夫人鄧廷禎之女鄧嘉祥及內弟鄧家緝襄其園事。

民國後園歸武進盛宣懷。盛氏復舍於常州天寧寺為下院,故又更名寧靜蓮社。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走進曾趙園,門額不大,但是進去之後卻發現大有乾坤。園林設計十分巧妙,以水面為主,四周這臺樓榭佈置巧妙,借景虞山,讓水光山色融為一體。池塘是整個園中的點睛之筆,池中有不倚亭,亭額是曾樸題寫的。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上世紀初的中國文壇上,著名長篇小說《孽海花》一書的問世,無疑是風行一時的大事。短短二三年時間裡,該書先後再版十五次之多,創下銷售五萬多部的記錄。來自文化界的評淪更多激賞之詞。在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中,《孽海花》被公認為最有價值的—部作品。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因這部小說,曾樸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讀者記住,小說家曾樸在曾園完成了《孽海花》。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曾趙園每處小景都吸引著我,小亭,假山,花窗,池塘搶食的魚兒,簡約的廊柱樑椽等等.....

綠柳吹拂屋簷、天空雲捲雲舒、陽光透過花窗留下一地斑駁……

畫舫、花窗、飛簷、翠竹,都是滿滿的詩情畫意。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一座安靜的蘇州園林。

小池淺淺縈迴,亭臺恬靜佇立,長廊悽悽蜿蜒,古樹靜靜糾纏。

沒有其它園林的商業化,紀念品店、茶樓這些基本配置都沒有,這也讓這座園子顯得更加的安靜、不凡,與眾不同。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偶遇兩個頑皮的孩子,歡笑聲打破了這裡寧靜,使園林一下子充滿活力。

想起了我家妙曼,盛夏將至,取一荷葉戴在頭上做帽子,肯定也會把她們樂開花,這畫面太美。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曾趙園內,美妙的光景總是讓人著迷沉醉。清晨熹微的光線穿過樹葉孔隙,細細碎碎暖了整面白牆;午後的暖陽斜斜地灑在院中的石凳,一本書或三五好友就能坐上一個下午;待到傍晚,稍微朦朧的落日籠罩瘦小的園子,時間好像慢到不曾流走,歇一歇,就已滿足。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曾趙園內有一株百年紅豆樹,據說是小輞川的遺物。 紅豆寄相思,自古今來流傳了許多佳話。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在園林少了喝茶的步驟便少了最餘韻的結尾。

安然坐下,一杯清茶,

看光影透過窗欞變幻遊走,

光陰也便有了這看得見的記憶。

或許多年後,曾趙園亭臺樓閣的模樣有些模糊,

但這一杯茶會留在心間。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兩座園林合併也不算大,無所謂遊覽的順序。

信步閒逛,或許才是真正遊覽這個園林的意趣所在,因為常常會有曲徑通幽處。

繁華里安靜的蘇州園林 人少景美 小端午 包場喝杯茶

遊後感言:曾趙園最大的看點是在借景背後的虞山,遠處的雄偉襯映園內的清秀,比蘇州城內的園林多了份大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