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可以學習《道德經》嗎?

大學生可以學習《道德經》嗎?

無聊的大學生,和朋友一起學習

《知乎》上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學了道家哲學,讀了《老子》之後變得與世無爭了,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學習,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反響很大,看來引起了大學生們以及有同樣困惑的人的共鳴,我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答疑解難”,現將我的回答發表在頭條上。

題主困惑時候是一名大學生,現在應該工作了或者在讀研,和幾年前的心態應該不太一樣了。我還是針對和當時的你一樣的大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進行探討吧。我從兩個方面來解答有著和你一樣問題的莘莘學子們。

一、專業課學習和業餘愛好衝突地解決方法。

大學階段閱讀哲學書籍對於今後工作和生活非常有益,你如果廣泛閱讀這些書籍,特別是中國傳統的哲學,如《道德經》《尚書》《大學》《中庸》《論語》,難一些的《周易》都會對你的價值觀、人生觀起到指路明燈的作用。即便現在大學生因為年輕、閱歷淺理解得不太深刻,但是,這種思想已經深入到骨髓,浸潤到血液,一旦你需要的時候就會出來幫助你的。

你說“我的同學們都在死命的學專業課。我悠閒自得的幹了很多與專業不相干的事情。我相信有的人可以在這種狀態下還能學好的,但我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說明你因為大量時間花費在業餘愛好上影響了專業課的學習,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兼顧很好。這就是取捨問題啦!老子對於舍與得提出了很多建議。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向我們傳遞了對立統一規律的觀點,這種思辨哲學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看問題時不能只看一方面,要明白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甚或多面性。同樣,不能只看表象更要看到本質,不能孤立地看待問題,要從聯繫的角度,多方面的看待問題,這樣,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符合實際。你的煩惱就是把專業課和業餘愛好孤立看待了,沒有看到二者之間的聯繫。每個大學生都會對自己的學業定出一個目標,有人要爭第一,有人只要求及格,這就是一個取捨問題,中國的高等教育不像西方的教育體制畢業很難,中國大學教育比較容易畢業,能否學到真本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修為。歸納到本質上,就是看你想要什麼?你是希望學業成績優異,那你就必須花大量時間學習專業課,你想業餘時間大量學習哲學或者其他什麼(每個大學生目標不一致),你只能犧牲學業,抱著畢業就行的目標。你看,老子說得多好“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什麼意思呢?萬物生命孕育的時候卻不會霸佔著母體不出來,生長卻不佔有,有所作為卻不驕縱,成就功業卻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居功自傲,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取決於你的心裡,但是,必須有個取捨。你需要的是在取捨之間尋找到最佳的契合點。

二、人努力地動機是live your life還是為了贏得世人“羨慕嫉妒恨”?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尖銳,直擊人們價值觀。這個問題再通俗一些可以理解為人生在世是健康、快樂重要還是功名利祿重要?

中國人的價值觀比較看功名利祿,家長看待孩子也是以學習好為評判標準,老師也是以分數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在這樣的教育觀念引導下,我們的孩子從剛剛懂事就知道要成為好孩子的標準就是學習好,處處爭優秀,這個不能責怪孩子,也不能責怪家長,這是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淵源。

中國人從漢武帝開始就獨尊儒學,輕視其他學說。儒學本質特點是“入世”,以“仁義禮智信”為做人做事準則,以博取功名利祿為終極目標,社會上也是以政治上的官位和經濟上的財富作為判斷人們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所以,人們追逐這些物質的東西就不足為奇,也是可以理解的。

兩千年來,儒學主導著我們的思想,我們在這種思想裡面長大,成熟,直至死亡,一代又一代綿綿不斷,任何一個個人都無力改變這種文化環境,除非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那也需要百年時間消化掉遺留的文化因子。

道家本質特徵是“出世”,出世要求人們不要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要順應自然的、人文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去得到想要的東西。人們對老子最熟悉的觀點就是“無為”和“不爭”。這種觀點在社會上引起了誤解,覺得年輕人正處於積極向上的階段,你要他們“無為”“不爭”,太荒唐了。老年人政治上沒有前途,經濟上也創造不出太大的財富,大部分都是拿著退休金滿足基本生活就可以啦。所以,一個通識觀點就是五十歲以後可以學習道家思想,五十歲以前還是學習儒家思想。

我要批駁這種“通識”觀點。人們對老子和《道德經》瞭解得太少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天道觀”“人道觀”,我們今天不談“天道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今日頭條查閱頭條號《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81章經文全部解讀完畢。

我們來談談老子的“人道觀”。

老子的人道觀主要指向聖人,聖人多指以君王。老子在寫《道德經》之前主要時間都是在周朝的圖書館工作,周朝的國家圖書館典藏的都是國家書籍,老子每天涉獵的也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等經典古籍,看到的是周天子如同擺設,天下諸侯混戰、群雄爭霸、民不聊生的局面,他特別希望能夠有位有道的明君統領天下,結束天下紛爭的局面,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在對社會有深刻認識,對自然有獨到看法的前提下,老子提出了人道觀即“聖人之道”。

從上文列舉的老子對聖人的要求來看,老子理想中的聖人應該是這樣的:

1.為而不爭,循道而為是老子整部《道德經》所提倡的價值理念,聖人所要遵循的道既是天道,又是人道。老子希望聖人在遵循客觀自然規律的情況下,引導百姓去做該做的事情,整個社會在有序的環境裡自然而然的存在,而不是為了利益去爭鬥;為了利益去破壞環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損害別人的利益;為了小團體的利益去損害大家庭的利益;為了本國利益去損害他國利益等等。自然人類、個人集體、小家大國、本國他邦,不論什麼樣的實體都要在和諧的環境裡發展、生存。這是聖人統領下的“為而不爭”的思想。

2.無為。對於無為,老子也是多處提到這個詞語,什麼是無為,我們現在的理解就是無所作為。如果用無所作為來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就有些偏差。老子所倡行的無為思想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消極被動地等待。老子意思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循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要循道而行,該作為時要積極的作為,不該作為時不要違背道,頗有我們現在常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內涵。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譯文:道最經常的表現形式是順應自然規律,看似無為實則萬物都在以道而為,君王即聖人如果能夠遵循道的無為無不為的原則,萬物自然會自行按照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生長)。

現在,你們明白了老子是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提出的“無為”和“不爭”,現代社會應該如何將其運用到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