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幽默“段子手”, 真是用生命在搞笑,被斬後耳朵掉出2個字


清朝最幽默“段子手”, 真是用生命在搞笑,被斬後耳朵掉出2個字

金聖嘆的本姓張名採,不過後來由於清朝攻下明朝土地,他感於時事,改為金聖嘆,意思是金人(清人)成為上等人,聖賢怎麼可能不嘆息呢?他出生在萬曆年間一個沒落的地主家裡。雖然小的時候生活並不很好,但是他勤奮努力,閱讀了大量書籍,那個時候他就喜歡上了《水滸傳》。等到成年之後,沒有什麼人管的金聖嘆更加保持自由,除了喜愛文學以外,他還痴迷於佛教,並由此有了一份工作,放在今天這個工作叫:跳大神。由於當時金聖嘆擁有明銳的覺察力,很會讀懂別人的心思,他在明朝末年和很多名人交上了朋友,比如葉紹袁,再比如錢謙益,都十分敬佩金聖嘆。

清朝最幽默“段子手”, 真是用生命在搞笑,被斬後耳朵掉出2個字

後來金聖嘆放棄了跳大神的工作,轉而研究自己打小就喜歡的《水滸傳》,開始自己的點評生涯。他點評一本書並不是只拘泥於書本的年代,更是會結合明末的時政,進行思維上面的發散。對這種做法,近代很多人都對此表示讚賞,包括胡適、林語堂都對他稱讚有加。

清朝最幽默“段子手”, 真是用生命在搞笑,被斬後耳朵掉出2個字

清朝順治時期,他所居住的吳縣的新縣令由於為了追尋欠款而打了百姓,惹怒了當地很多人。金聖嘆就帶著一百多位文人,將一紙告狀發送到了江蘇的巡撫那裡。可不曾想,上下官員相互保護,反而將包括金聖嘆在內的幾個人抓起來了,要以反叛罪殺頭。

清朝最幽默“段子手”, 真是用生命在搞笑,被斬後耳朵掉出2個字

坐在監獄裡的金聖嘆讓獄卒送來紙和筆,要寫些重要的東西。獄卒原以為是關於什麼遺產的,結果打開一看不禁暗笑,原來,紙上寫的是說把花生米和豆乾一起吃,會有核桃的味道,我要把這個技藝傳出去。可想而知金聖嘆究竟有多樂觀。這還不算完,待到金聖嘆被砍頭之後,他的耳朵掉出兩坨紙,打開一看,是“好”“疼”二字,劊子手都哭笑不得。不得不說,金聖嘆的幽默心態在整個中外歷史上也是能排的上的。只可惜時運不濟,被惡官判了死刑。不過我們回讀他點評的書籍,亦可以領略金聖嘆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