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話一點都不錯

九十年代初,李樹峰從省財經學院大專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本市國有的利華機械廠的財務科,從事會計工作。由於年輕有文憑,工作出色,不到三年就被提拔為財務科副科長,可謂春風得意。 同在財務科工作的王志友就不那麼走運了,和李樹峰年齡差不多,並且還比李樹峰早在財務科工作兩年,雖然他很賣力,卻一直還在幹他的出納工作。對此王志友並沒有多大想法,心理很平衡,誰讓自己是工人身份呢,又沒有文憑,能夠脫產幹上個出納就不錯了。

最近廠裡上上下下都在議論著要進行機構改革,要裁減管理人員。王志友明白,說不定哪一天就把自己給裁減下來了,心想只有努力工作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為此,他制定了自己的努力目標,一是踏踏實實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好,增強領導和同志們對自己的信任度,這樣才能有機會繼續留在財務科工作。二是趁著自己還在財務科從事管理工作的機會,多學多問,儘量多幹一點工作,技不壓人,機會稍縱即逝,不可放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三是儘快報名參加全國的會計專業自學考試,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報名參加計算機學習,以此增加籌碼,增強自己在財務科的競爭力。

這三大目標在一步步地向前推進,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一有不會的地方王志友就向科裡的領導和同志們虛心請教。就這麼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他在財務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也沒被裁下來,他的工作倒是在科裡轉了好幾圈,出納員、報賬員、統計員、核算員、工資管理員、錄入員等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王志友還真拿出了會計專業自學考試的大專畢業證書。沒過幾年,又安排他在科裡做開了財務工作,財務工作比起其他工作來綜合性就更強了。與此相反,李樹峰工作起來就沒有那麼辛苦了,滿打滿算他在科裡工作了沒幾年就開始當官,以後又被提拔為正科長,也算是他走運,趕上了重視文憑,重視人才的年代,沒過幾年,又被提拔為副廠長了,專管財務和後勤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陪著有關單位的領導吃吃喝喝,開開會講講話,在各種報銷單據上籤籤子罷了,日子過得蠻舒服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知什麼時候,和利華機械廠生產同類產品的機械廠本市就冒出了三、四家,淨是些鄉鎮企業,而且本單位的許多技術人員,也都投靠這些小企業去了,還沒等著企業把他們開除,他們就紛紛辭職不幹了。真是病來如山倒,樹倒猢猻散。眼看著職工的工資越來越發不下去,經營步履維艱,走向癱瘓,最後資不抵債,走向了破產的邊緣。好在經過市政府領導的努力,再三撮合,利華機械廠被一家鄉鎮機械廠給兼併了。

鄉鎮企業它們從一開始就是生長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沒有國有企業那些毛病,人家的廠領導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誰有本事用誰,誰能給企業掙錢用誰。他們對各科室通過綜合評價,量才錄用。李樹峰從副廠長的位子上被擼了下來,在廠裡待崗。王志友因工作出色,職工群眾對他的工作能力認可、評價高,被破格提拔為副廠長,分管財務和後勤工作。

看到昔日的老領導靠邊站了,在廠裡待崗,王志友實在有點不太忍心,經過再三在新廠長面前爭取,最後給李樹峰爭取了一個出納員的工作崗位。說句老實話,只要李樹峰好好幹,憑他的文憑,這個崗位他還是蠻勝任的。老天爺是公平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嘛!

曾經聽說過那麼一個故事,說是有兩群相同的鹿,其中有一群被投放到一個環境非常舒服,非常安全,草木茂盛,不愁吃不愁喝的地方。而另一群鹿卻不那麼幸運了,被投放到一個環境惡劣,虎狼出沒的地方,危機感常常就在眼前。多年以後,人們發現在環境惡劣的地方的那群鹿卻越來越多了,而在環境優雅的地方的那群鹿卻明顯的減少了。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話一點都不差。不知誰曾經說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成功之人必有過人之長。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仔細的去琢磨。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話一點都不錯

(作者:淄博電視臺 張玉國 淄博市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