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二:得與失

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二:

得到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經濟學之所以迷人,是因為經濟學的內容中有很多哲學性的思辯。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天24小時,在這點上每個人是平等的。同時我們要面對工作,家庭,個人生活,興趣愛好等等,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你在某個領域支出了更多的時間,相應的在其他領域就會放棄對應的時間量。

所以結合第一條經濟學原理,“人們面臨權衡取捨”,我們就會明確,在某一領域有出色表現的人,一定是在這個領域支出了比較多的時間,那同時他/她肯定在生活的其他領域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有得必有舍。面對人生,尤其是對於慾望比較大的人,擁有了放下的的人生智慧,是看到了生活中一些必須遵循的規律,而這種規律,來自於先人的總結,啟發,來自於自己的覺悟。

如何在放下和堅持之間自在遊走,沒有絕對的標準和答案,不過有一首詩也許可以給我們些許啟發:永嘉禪師的一首《恰恰》,走起: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品經典,通過現象看本質,未來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正面對你露出會心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