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熱播:讓孩子瞭解我們頭頂的星空,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流浪地球》熱播:讓孩子瞭解我們頭頂的星空,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前幾年,逃跑計劃的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被屢屢翻唱,歌曲也被人們奉為“治癒系”。

的確,每次仰望星空,我們都會感嘆星空的浩淼與神秘。大概也正因為此,星空之於人類,被賦予了太多太多的含義。

康德曾將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奉為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大地理發現的時代,人們除了使用指南針,也往往會用星星來指引方向。在傳說中,如果對著天空中偶然劃過的流星許願,夢想就會實現。歌曲中則說:“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指引我前行。”

對於孩子來說,星空也是非常神秘的。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突然在人生中的某一個階段,抬頭仰望天空,向父母詢問有關星空的秘密。

《流浪地球》熱播:讓孩子瞭解我們頭頂的星空,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這本《點亮夜空的星星》,是一部寫給孩子的有關星空的科普書。作為一個寶媽,拿到這本書,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找到打開這本書的最佳姿勢”,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了解星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可以用三招:覓其蹤、知其典、明其理。

第一招:覓其蹤

《流浪地球》熱播:讓孩子瞭解我們頭頂的星空,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有關星星的知識和其他科普知識不同,更多的是需要實踐。每一個父母可能都希望能抱著孩子,指著春日或者是秋日夜空,告訴他們獅子座,摩羯座等不同星座的位置。

然而,那麼多星星,如何能準確找到那些星星呢?這本書告訴我們了最佳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如果把星星比作天空中的寶藏的話,那麼尋寶自然需要地圖。

星星的“視運動”決定了一年四季的星空會發生變化。北半天雖然發生變化,但我們總是能在天空中看到北半天的星星;南半天則不一定啦,只有在特殊時間才能看見。

要認識星星,首先要拿好認識星空的這張地圖。把複雜的自轉、公轉給孩子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真是一個學問。然而,遙想當年的伽利略,還需要在羅馬教廷的高壓下堅持真理,才有今天的科學不斷進步。是不是孩子們生逢其時?

這本《點亮夜空的星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告訴我們:燦爛的星空背後,有無數人的不懈努力。而知識的傳承和獲取,唯有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

·熟悉每個星星的形態

按圖索驥,去尋找每一個星座,自然需要熟知星座的形態。

比如說,我們非常熟悉的北斗七星,在不同的時刻也是不同的形態的。有的時候他像是一口鍋,有的時候他像是被打翻在地。

要從浩淼天空中發現北斗七星,孩子們需要一雙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更要有專業的知識和好奇心。

第二招:知其典

在茫茫無際的星空中,找到了星星之後,我們還需要認識星星,知道有關星星的那些典故。

不同的國度對於星星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最有意思的就是古希臘傳說了。在古希臘傳說中宙斯和他的原配夫人、情人以及眾神演繹出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比如說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宙斯除了有天后赫拉作原配,還和美麗的情人生下了孩子。赫拉善妒,把宙斯的情人變成了大熊,驅趕去森林。多年後,赫拉讓命運之神讓他們母女在森林重逢,大熊激動萬分,想和兒子相認,不明真相的兒子卻彎弓射箭射殺大熊。關鍵時刻,宙斯把他們變成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他們在天空中盤旋。

在希臘傳說中,眾神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有血有肉有靈魂與情感。他們的故事,豐沛了孩子的靈魂。而人類對星空的思考,從神話到科學,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會不會引起孩子們的思索?

第三招:明其理

《流浪地球》熱播:讓孩子瞭解我們頭頂的星空,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明理的當然是科普知識啦。作為一本主打星學科普的兒童讀物,科普自然是《點亮夜空的星星》的最主要特色。

比如說我們剛才所說的視運動,再比如說,北斗七星中間有著美妙的“雙星”。

廣觀察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我們可能會誤以為北斗七星是七顆星。然而,科學家發現,北斗七星實際上八顆星。開陽那顆星原本就是雙星,只是因為其中一顆有些暗淡而被人們忽略。這樣的科學真理會不會讓孩子們覺得妙趣橫生?

更重要的,我們是不是通過“北斗八星”的科學發現告訴孩子們:眼睛看到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唯有去偽存真才是探究科學的不二法門?

大年初一,《流浪地球》熱播。人們對電影中關於地球、太陽、木星津津樂道,更佩服李一一的博學強識。

我們唱著“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長大,也希望孩子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成全不一樣的人生。

想讓孩子如李一一一樣博學,不妨從這本《點亮夜空的星星》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