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就在前幾天,湖南衛視的一期《少年說》中,一位叫吳謙益的學霸少年的心聲驚掉了人的下巴。

他說,別的父母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獲得第一。但是自己的媽媽和奶奶,似乎並不是這樣。當他沒有獲得第一的時候,奶奶有的時候會很慶幸地對他說:要給別的同學機會。他因此很沮喪。他問媽媽:

“媽媽,我不明白,為什麼別的家長都不斷鼓勵自己的孩子,而你卻總是打壓我的上進心呢?追求進步究竟有什麼錯?”

吳謙益媽媽的回應很中肯。她告訴孩子,當她發現孩子貼了“第二就是落後”的小紙條時,她對孩子有些擔心。謙益考了第三名,媽媽發紅包給他,他卻拒收,還說:“考了第三有什麼好收紅包的”。聽了謙益的心聲,謙益媽媽說自己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但是她也希望孩子不要過於追求名次,因為人生還有詩與遠方。

當不少父母刻意追求孩子的名次時,卻有這樣的一個媽媽關注了除了名次以外的東西,這讓我不由地點了個贊!無怪乎有網友評價說:“這個媽媽三觀很正。”

更讚的是主持人陳銘對謙益的鼓勵:“聽到媽媽說你認為‘第二就是落後’的那句話的時候,我很擔心,我怕超過別人是你學習的最大動力,而一旦被別人超過就會成為你很多時候痛苦的源泉。你的目標和價值,不應該建立在身邊人的身上。”

01 你希望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嗎?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人生體驗。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永遠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作為80後的我們,小時候考的不好,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稱讚隔壁家成績優異的孩子,就是勉勵我們成為“哈佛女孩劉亦婷”。等我們長大了,逢年過節總是要接受親戚們的靈魂拷問,其中涉及工資、婚姻、生育。難怪演員賈玲在今年春節期間的小品中各種“腦補”被親戚盤問的場景。

心理學管這種現象叫做“社會比較”。然而,社會比較真的很不對嗎?

古聖先賢很早就關注了社會比較。古羅馬著名學者塔西陀曾說:“要想認識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認識,這些自我認識從引導了我們的行為,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中修正不好的行為,形成更好的習慣。而社會比較就是自我認識的一個重要來源。

其實不難理解。對一個人來說,身高和體重可以直接通過儀器來測量,但只是絕對值。我們生活在群體中,更關注我們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我們會自然或不自然地和我們同齡人相比,自己到底是高還是低,是胖還是瘦。

對於學生來說,學業是非常重要的目標。社會比較放到學業中去,就變成了我們在一個學校、一個省份的成績到底是好還是壞。名次是一個相對直觀的標準,也成為了父母關注的對象。更何況,當名次與升學相掛鉤,它的意義就不僅僅是一種社會評價,而成為了一個“胡蘿蔔”,好的名次似乎就成了通往成功未來的一張邀請函。

正因為如此,在2018年9月公佈的《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明明白白的展示了父母對孩子名次的期望。根據統計,四年級學生感受到的家長成績期望人數比例最高的是“班裡前三名”(45.9%),八年級學生感受到的家長成績期望人數比例最高的是“班裡前十名”(42.7%),四、八年級之間存在差異。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所以,吳謙益用名次作為一個比較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得失,並沒有錯。他通過名次所帶來的“社會比較”,刺激自己克服學業中的困難,進一步成全自己的自我認識,促進自己不斷髮展。

謙益的媽媽也沒有錯。從節目中,我們不難看出,謙益媽媽並不是阻攔兒子考第一,她更在乎的是孩子是否擁有健康的人格。或者簡單的說,她在乎孩子和其他同學的比較是不是過激。

02 我們在乎的不是“比較”,而是未來的機會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如果說吳謙益對媽媽的問題是“靈魂拷問”,那麼我們也不妨問自己:孩子為什麼要爭第一?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曾經有一個讓無數父母感動的答案: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明智的父母希望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有兩個理由:

一是希望好的成績能成為成功未來的敲門磚。

2019年1月,各大高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相繼出爐。從清華、北大、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報告中,我們不難得出知名高校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四所院校就業率均在97%以上,而從學歷層次來看,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要高於博士畢業生高於本科畢業生。在畢業院校相同的情況下,學歷仍是就業的金鑰匙。清華的就業率最高,為99%,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8.8%、99.3%和98.9%。

二是足夠好的成績往往意味著卓越的學習能力。

著名作家韓寒當年曾經宣稱“七門紅燈照亮我前行的路”。然而,從普遍意義上來說,優異的成績與學習能力仍然具有正相關。事實上,麥肯錫等諮詢機構聘用的人員中名校畢業佔據了大部分比例,“最強大腦”裡來自985、211名校背景的學生更更不勝枚舉。

“成績好意味著能力強”,雖然這句話有點想當然,但未必完全錯誤。研究發現,存在評價智力的一般標準“G因子”。“G因子”可以很好的解釋“達芬奇現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某個方面表現優異,那麼他很可能在人際溝通、音樂藝術等多領域表現都很出眾。這一研究背後,我個人認為是學習能力在起作用。

幾十年前,恢復高考制度給了普通人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今,高考制度雖然頻頻受到詬病,但還是成為了孩子們享受不同教育的一個評判標準。

我希望:父母要求孩子取得好的成績,並不是基於炫耀比較,也不是因為想讓孩子實現自己未實現的夢,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03 內在的驅動力比外在的比較更強大

社會比較所帶來的“效益”,讓孩子們和家長對名次孜孜以求。然而,還有個詞彙叫做“過猶不及”。

我的大學同學小麗就是證明。她當年也是名校高中的學生,成績優異。她說:白熱化的競爭給了她很大的壓力。有一次她和同學一起吃飯,那位同學對她說“能和第一名一起吃飯感到很榮幸。”後來,小麗因為壓力太大出現心理問題,在家休學一年。還好,她及時調整了心態,最終度過了人生的這一關。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不少網友也通過評價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甚至說“當自己被別人超過時,有一種全世界都灰暗的無力感……”

在《少年說》中,“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主持人陳銘對謙益的偶像霍金的肯定,傳達了正能量:

“霍金從來都不是在劍橋一直考第一的那一個,他的生命之所以偉大,不是在於它超過了其他的生命,而在於他給其他的生命帶來了什麼。”

可能有人會認為:陳銘又在“上價值”。但我真心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陳銘的鼓勵直指問題的核心:外在的評價和內心的篤定哪個更重要?怎樣才是真正意義的幸福?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目標的確能帶來幸福,但追求目標的“心流”狀態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內在的篤定,比起外在的評價,更能驅動我們前行,從而獲得幸福。

也許,肯農 · 謝爾登的名言更能詮釋陳銘的話中未盡的含義:“對於追求幸福的人來說,我們的建議是,去追求包括成長、人際關係和對社會有貢獻的目標,而不是金錢、美貌和聲望。對後者的追求,通常是出於必須和壓力的心態。”

04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考了第三媽媽發紅包拒收?比“比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

成績很重要,價值觀也很重要。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麼破?

幾千年前,我們的古人有句話:“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我覺得,作為父母,我們要努力實現的是其中的平衡。

第一,學習意識的培養重於對成績的重視。

我們追求成績,追求的並不是好成績本身,而是一種不斷學習的態度,終身成長的思維慣性。

現如今,知識的發展日新月異。而人們往往習慣於保持自己舊有的知識。有人開玩笑說:現在的40歲的人從吸收知識角度已經去世了。幾十年前,工人可能憑力氣製造產品,今天會操作複雜電腦和儀器的可能在很多企業已經成為基本技能。

第二,學習興趣的培養重於對名次的追求。

完全靠名次所帶來的“自我效能感”贏得對自我的價值認同難以為繼。父母們要努力給孩子營造學習有用、有趣的意識。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產生不斷學習的內生動力,遇到挫折和失敗才不會輕言放棄。

比如,著名硅谷投資人吳軍在《態度》一書中,就和孩子們討論起科學的價值。他提到《寂靜的春天》一書中論及的對DDT的發明認識的反轉。人們發現DDT對提高糧食產量有用,大規模使用。但多年後《寂靜的春天》指出DDT對環保的危害,人們開始對DDT叫停。然而,新近又有人發現DDT對消滅非洲地區瘧疾的作用。科學的認識不斷精深,而科學本身可以給人們帶來了更多元的選擇和更好的生活。

第三,健康人格的塑造優於對學業的關注。

就像龍應臺所強調的,幸福永遠是我們培養孩子中第一位的。這需要父母的敏銳洞察力和高超的技巧。每一個孩子不一樣,然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總有不凡的父母,他們給予了更多的愛、關懷。

謙益媽媽說:人生除了高考,還有詩與遠方。說的真妙。不要讓名次,束縛了孩子的人生!

——我是熊二孃。我的媽媽姓熊,我的孩子喜歡熊二,所以我給自己起名熊二孃。如果我的答案或文章能幫到你,不要吝嗇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