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中國隊球員在比賽後向球迷致意。 本文圖片 新華社

阿布扎比默罕默德·本·扎耶德體育場,中韓大戰賽後新聞發佈會,裡皮認真回答了中外記者的四個問題,銀狐看上去非常坦然,期間臉上兩次還微微露出笑容。

看得出,0-2輸球的結果,正如他所說,“在看到對方首發陣容的那一刻起,就料想到會有這個結果。”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裡皮的透徹

射門17-5,有效射門8-0,控球率60%-40%,中國隊領先的只有黃牌:4-0……

技術統計清晰傳遞出這場比賽兩隊之間的差距,裡皮坦言,如果馮瀟霆、武磊等主力可以出場,場面也許會不一樣,但他也認為,中國隊和韓國隊在技術、力量和速度上有著明顯差距。

簡單來說,就是技不如人。

裡皮對於現實,看得透透的。他帶領國足第一場勝利,就是12強賽在長沙1-0擊敗韓國,裡皮也坦率地說道,“那場比賽我們有些幸運,韓國隊有一些主力無法出場。”那場比賽後的大半年,裡皮又率領國足東亞杯逼平韓國“二隊”。

從長沙到東京,再到阿布扎比,亞洲盃這樣的洲際舞臺,中韓兩隊集結了最強陣容,這次差距,就直接放在了“桌面”上。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裡皮在比賽中。

平均年齡29歲的中國隊是亞洲盃平均年齡最大的球隊,90後球員只有7人。U23球員,也就是出生於1996年以後球員數量為零,年齡最小的是1995年出生的韋世豪、劉奕鳴和劉洋。

韓國隊90後球員多達17人,中韓大戰中9名90後球員首發。韓國隊中U23球員人數為4人,其中中韓大戰3名出生於1996年的球員首發,主力中衛金玟哉比賽中利用角球頭球破門將比分擴大為2-0。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韓國隊已經完成新老交替,但國足本屆亞洲盃的主力班底卻和兩年前差別不大。

夢想沒了,堅持不下去了

相比韓國隊通過世預賽和世界盃完成新老交替,國足本屆亞洲盃的主力班底,其實和兩年前的12強賽差別不大。

鄭智和馮瀟霆依然最中後場不可或缺的球員,年輕球員在能力上的確和他們還存在差距。國家隊的舞臺,能者勝任,無論哪個主教練都不可能一味使用年輕人。

裡皮在和菲律賓賽前發佈會上道出了自己的無奈,

“世預賽後的一些熱身賽,我給了一些年輕球員展示能力的機會。但現在是亞洲盃,我必須讓有經驗的球員打比賽,為了取得好成績;在這樣的洲際比賽中,年輕球員還缺乏經驗。”

而從留洋人數來看,韓國隊8名球員來自歐洲聯賽,出生於1996年的黃喜燦在德國漢堡踢球,他的所屬權是奧地利薩爾茨堡;而比他更小的李升佑在意大利維羅納踢球。這兩人都已經在歐洲深耕多年,正在按照孫興慜漢堡-勒沃庫森-熱刺的軌跡前進。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吳曦也在比賽中受傷。

但中國隊呢?和菲律賓比賽後,網友又開始熱議武磊是否應該出國踢球,但這真的是一個偽命題。

已經過了27週歲的武磊在個人能力上幾乎已經接近了上限,留洋已經沒太多實質意義,一旦因為適應、戰術等問題打不上比賽,無論個人和國家隊甚至都會面臨風險。

真正應該留洋的是像黃喜燦這樣1996年齡段以後的球員,然而這波球員本身能力有限,很難有歐洲球隊可以看上。至於國內收入高等問題,早已人盡皆知。

在最應該留洋的年齡段,我們幾乎沒有球員在歐洲踢球(除了沒有入選國家隊的張玉寧)。就像韋世豪所說——我們的夢想沒了,堅持不下去了。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孫興慜(前右)在比賽中突破。

恐韓症依然如故?

也許,不少人認為是孫興慜的歸來,讓中韓差距拉大,但裡皮卻認為,韓國隊是本屆亞洲盃整體實力最強的球隊,他們不僅會贏得和中國隊比賽,還會贏得和其他隊的比賽。

這樣的說法並不誇張。紐卡斯爾中場寄誠庸和基爾球員李在成都在養傷,其實韓國隊中前場也面臨人員不整的難題,但韓國隊還是靠整體實力2-0贏球。

門將顏駿凌也說,雖然孫興慜賽前火速馳援球隊,但韓國隊並不是靠著孫興慜個人能力來進行比賽。

別說“恐韓症”沒了,中國足球領先的只有黃牌~

無奈的國足球員。

“他們就是快速傳切,然後跑位。孫興慜也沒有太多個人的東西,藉助著整體在發揮,我認為這其實值得我們中國隊學習的,如果我們可以打出一些整體性的東西,可能情況會更好一些。”

中國和菲律賓的比賽,武磊第一個進球前一連串的配合的確有些整體的影子,但國足還需要在和韓國這樣級別球隊比賽打出同樣的內容。

從12強賽客場和伊朗,亞洲盃和韓國這兩場比賽情況來看,面對亞洲最強級別球隊,國足毫無施展的機會。

韓國媒體OSEN賽後也寫道:

“恐韓症過去了?恐韓症依然如故!”也許,總說恐韓症有些小家子氣,但中國足球和韓國足球的差距,通過一場亞洲盃比賽完全突顯,除了迎頭趕上,別無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