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成功承載進境飛機業務

中國經濟時報成都訊:記者韓清華

3月1日,首批從波蘭羅茲始發的4架意大利火神飛機搭乘中歐班列(成都)順利抵達成都青白江城廂站,並完成了口岸通關的所有程序,標誌著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成功承載進境飛機業務。

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成功承載進境飛機業務

“我們本打算走海運運輸,預期至少需要45天時間才能抵運成都。在瞭解了中歐班列(成都)的各項優勢,尤其是完成整個運輸過程只需要10余天,比原計劃節省了一個多月時間。”四川駝峰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長車天發表示,四川駝峰通航於2018年12月取得了中國民用航空局型號認可證後,已與意大利火神飛公司(VULCANAIR S.p.A.)分別兩次簽約訂購了100架火神飛機,每架飛機的價值在300萬元,伴隨首批火神V1.0飛機的順利交付,餘下的產品將陸續分時、分批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運抵中國。

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成功承載進境飛機業務

據車天發介紹,該型號飛機將用於飛行員訓練、空中游覽、空中拍照、短途空中運輸等業務。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國內用於飛行培訓的初級教練機大部分來自於美國,而火神V1.0與同等級別的塞斯納、西銳等機型價格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此次意大利火神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運抵成都,將大大降低航空公司飛行員培訓的成本,對我國的飛行員培訓市場和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教練機運輸通道,也開啟了我國引進產自意大利的飛機作為初級教練機的先河。中歐班列(成都)為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無疑做出了新貢獻。

自2013年4月6日開通運營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以運輸時間短、開行頻次穩定、運輸時效優、運載量大、運載貨類多、境內外業務輻射範圍廣及產業帶動效應明顯等特點位居全國中歐班列前列,伴隨口岸功能的日益完善,成都國際班列的貨源品類也由最初的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為主,拓展至汽車整車及配件、IT產品、機電產品、醫療器械、高檔食品、化妝品等1300多個品種,此次首批意大利火神飛機的順利交付,讓中歐班列(成都)的運輸貨源再迎新的變化。

依託通道網絡的拓展,成都國際班列對產業的吸附能力逐步增強,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成都作為“一帶一路”向西口岸和西部物流橋頭堡的物流集散作用凸顯成效。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成都國際鐵路港將以高標準要求推進鐵路樞紐和口岸平臺拓展,強化要素配置功能,加快培育壯大樞紐和平臺經濟,拓展全球市場,打造形成各種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開放新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