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春見”、“沃柑”、“倫晚”和“紅美人”都是目前柑橘產業的熱門品種,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01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有些水果是可以一見鍾情的,比如“紅美人”;有些水果則需要日久生情,比如“春見”。

從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我已經記不清品嚐過多少種類的柑橘。從最早的“由良”,到最晚的“倫晚”;從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宮川”,到100元一個的“甘平”。

印象中的No.1,卻是春節前別人送的“春見(粑粑柑)”。

品種源自日本,1979年日本國靜岡縣果樹試驗場以“清見”和“F-2432椪柑”雜交育成,1996 年進行品種登記,正式命名為“春見”。

不久,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沒在沿海落腳,倒是在天府之國——四川“蔓延”開了。

到2月底,“春見”的口感達到極致,甘甜無酸,完勝同樣來自四川的“不知火”。

“不知火”也曾是我大加讚許的雜柑品種。同樣源自日本,同樣是“清見”和“椪柑”的後代,同樣晚熟,同樣以“醜”出名…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十餘年前,我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第一次嚐到“不知火”時,就被其獨特的“脆嫩”口感所折服。

所裡的專家告訴我,“不知火”最大的問題是品質不穩定,即便在同一株樹上,好吃的很好吃,難吃的很難吃,而且外表還看不出來。

“春見”也有類似問題,時而淡甜,時而甘甜,時而甜酸適口,只是沒有“不知火”那股有時候特別過分的“酸”。

這對“同母異父”的兄弟引到浙江後,最大的問題從不穩定的甜酸調和變成穩定的酸。

玉環漩門灣溼地公園中有一戶農戶高接了幾十畝的“春見”,今年第一年投產,倒是碩果累累,果形也大,平均單果重263.5克,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11.9%,有明顯的酸味,整體的口感非常不好。

後來又在上海崇明和浙江衢州嚐到當地種植的“春見”,雖然口感比浙江玉環的有所提高,但整體上都無法與四川的“粑粑柑”相媲美。

江南如此,華南也是如此。於是,冬無極端低溫、寡日照的四川盆地就成了這對難兄難弟的風水寶地。

無論“春見”,還是“不知火”,都具備頂級鮮食柑橘品種所需的4大品質特徵中的3個:風味濃、易剝皮和無籽,除了有香氣。

儘管“不知火”的出道比較早,但由於“春見”的口感更符合國人不喜酸的特點,已經後來居上,搶了“不知火”的風頭。

今年深圳百果園的“春見”採購價從春節前的5元/斤,一路高歌,最高漲到14元/斤,已把“不知火”遠遠甩在後面。

雖然有成熟期上的落差,“春見”可能不會完全替代“不知火”,但“春見”在整個柑橘市場份額中的佔比會越來越大,擠壓的對象就是“不知火”。

02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我第一次嚐到“沃柑”是在去年的3月,在離雲南大理80公里的永勝縣片角鄉,浙江青田人林小波在那裡種下一片面積80畝的“沃柑”。2013年春種植,2016年便賣出了每畝7萬元的高效益,引得眾多從業者的“羨慕嫉妒恨”。

除了高效益,“沃柑”留給我的品質印象僅僅是當季上市柑橘中的優勝者。在那個橘花都開始飄香的季節裡,市面上也只有從貯藏庫中拿出來的普通臍橙。與它們相比,“沃柑”在品質上有明顯優勢。

到12月底的時候,在廣西平果縣培育柑橘苗木的謝建國給我寄了一箱當地剛上市的“沃柑”。我拿它與來自江西、湖南和浙江的“紐荷爾”、“冰糖橙”、“甜橘柚”、“晴姬”和“紅美人”做了一次綜合品測。

結果是“沃柑”綜合排名第二,僅次於百果園精心打造的“冰糖橙”。外觀名次第一,果形端正,色澤鮮亮;口感名次第四,喜歡的人認為風味濃郁,把它排第1,不喜歡的人認為有異味,把它排最後。

雖然在口感上分歧很大,但這時的“沃柑”畢竟是離完熟期起碼還有2個月的果子,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已經達到13.5%,實在是可圈可點。

從這時起,我是真正對這個“沃柑”刮目相看了。

長達4個月以上的掛樹上市期幾乎可以橫掃整個柑橘界。我開始擔憂起廣西“砂糖橘”的霸主地位。

謝建國告訴我,“沃柑”在廣西的集中上市期是2月份,今年的產地價是3.5~5.5元/斤,平均價格比“砂糖橘”高出1元,而且豐產性也好,盛果期畝產量可以達到8000斤以上。

林小波說,今年的統貨價每斤8.5元,平均畝產上萬斤,平均畝產值近9萬元。

更難能可貴的是,“沃柑”還不像“春見”等品種一樣挑地方,雲南適合,廣西適合,浙江的大棚裡也合適。

我在浙江衢州嚐到的大棚“沃柑”的品質就不亞於雲南和廣西所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是高達16%以上。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2月中旬,謝建國又寄來了廣西平果的“茂谷柑”,外觀、大小、果皮、化渣性都跟“沃柑”相仿。由於是初結果樹的果實,又未到完熟期,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12.4%,沒有給我一個上乘的口感記憶,但從外觀可以看出其商品性是非常優秀的。

跟“沃柑”一樣,“茂谷柑”也有籽,每囊瓣均有1~3粒種子,成為這兩個品種在品質上最大的詬病。

原產美國的“茂谷柑”的成名比原產以色列的“沃柑”要早,無論深圳的百果園還是上海的好果多,進口的“茂谷柑”一直是熱銷品種。

這幾年與“沃柑”一樣,在廣西都是新發展的熱門品種。

由於品質性狀的相近,加上在栽培性能和掛樹性上的不足,預計“茂谷柑”在未來的發展中是難以匹敵“沃柑”的。

現階段還能阻擋“沃柑”發展勢頭的,也只有栽培和市場均已十分成熟的老牌品種“砂糖橘”了。

03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杭州尋味科技有限公司的黃光明今年4月差不多在湖北秭歸呆了一個月,發了上萬斤的“倫晚”臍橙。下旬的時候也給我寄了1箱。

當打開箱子,第一眼看到這個橙子時,我其實是挺失望的,不光果形小(平均單果重169.2克),長得還很隨便。但這個感覺在我嚐到第一口時就蕩然無存,口感非常好,甜香味很濃。

今年嘗過很多產地的臍橙,包括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以及鼎鼎大名的美國新奇士橙。

印象最深的是江西尋烏縣鄺春景種出的“紐荷爾”臍橙,口感濃甜,風味濃郁,有香氣,在6個精品柑橘的口感品測中名列第一,力壓百果園的“冰糖橙”及“沃柑”、“紅美人”、“晴姬”等眾多新品種。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個品種中同樣位列第一,達到14.6%。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倫晚”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還比這款我嘗過最好的“紐荷爾”高出許多,達到15.9%。而且非常齊整,最高測定值16.8%,最低測定值也有14.8%。

黃光明在這個柑橘季做了4款品種的網上銷售,包括四川的“春見”、湖北秭歸的“長虹”、“中華紅”和“倫晚”,其中“倫晚”是銷量最大的,復購率也是最高的。

黃光明告訴我,湖北秭歸的“紐荷爾”口感一般,沒法跟贛南臍橙相比;但秭歸“倫晚”的品質明顯要壓過贛南的“晚稜”(同一品種)。即便在湖北,也只有沿江種植的“倫晚”品質才好,高山上種植的“倫晚”水分幹。

儘管“倫晚”在香氣和化渣性上有明顯優勢,但由於“倫晚”的果形相對較小,黃光明認為在商品性上還是不如贛南的“紐荷爾”。

黃光明介紹,“倫晚”大果果渣多,不化渣,還容易枯水。標準果就是65-80果型,最佳的大小是70-75果,香甜、化渣、香氣濃郁。

但不管怎麼樣,仗著4月上市的優勢,在這個季節,這款源自澳大利亞、華盛頓臍橙的變異後代無以倫比。

04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紅美人”,這款源自日本愛媛縣的雜柑新品種瀰漫著一股貴夫人的氣息,甜美,柔弱,矯情,不可理喻…

時而“熱情似火”,時而“冷若冰霜”。

2016年,我測得的“紅美人”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18.6%,最低的是8.7%。

結果前葉片寬大如手掌,結果後葉片細小如柳葉;果實結得少品質不好,果實結得多樹勢不好。

至今我還未見過一人或一園能真正掌控“紅美人”。

但“紅美人”在浙江確實紅了。

我今年以浙江柑橘為題材寫了3篇爆文,每一篇都繞不開“紅美人”。

除了“紅美人”,這些年浙江象山還從日本引進了“晴姬”、“甘平”等新品種。

我是在這個柑橘季第一次嚐到“晴姬”和“甘平”的。“晴姬”是去年的12月19日,“甘平”是今年的2月19日,兩個品種的成熟期剛好相差2個月。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晴姬”果形扁圓端正,色澤不豔但非常勻稱,口感柔和,甜不濃但無酸,有股清香,似一種江南女子的秀氣和內斂美。

也許因為太過“內斂”,我的同事一致評價,“晴姬”的品質不如“紅美人”。

同樣是“美人”,由於熟期重疊,“晴姬”的風采完全被“紅美人”所掩蓋。

在象山,“紅美人”的售價是30元/斤,“晴姬”的售價是20元/斤,而且銷量遠不如“紅美人”。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甘平”的外觀更加秀美,更加扁平,在柑橘界很難找到其它會與其混淆的品種。不像“春見”,長得像“宮川”溫州蜜柑的朝天果,以致唯利是圖的商人會收購一些溫州蜜柑的等外果來假冒。

除了漂亮的外觀,“甘平”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印象,談不上好吃,也談不上難吃,一直到4月10日,我吃最後一個“甘平”時,才嚐出濃甜的口感。

與“紅美人”相比,“晴姬”在栽培上要容易伺候得多,但“甘平”也是一個難伺候的主,它的難點在於如何控制裂果。

這三個品種相比較,我還是喜歡“矯情”的“紅美人”,畢竟她能給大家帶來“一見鍾情”般的“驚豔”感覺。而且糖度15度以上的“紅美人”確實擁有無核、易剝皮、風味濃和有香味4大頂級鮮食柑橘品種的品質特徵。

05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毫無疑問,“春見”、“沃柑”、“倫晚”和“紅美人”都是目前柑橘產業的熱門品種,堪稱中國柑橘四小龍。

“春見”、“沃柑”、“倫晚”都是晚熟品種,憑藉熟期優勢和相當不錯的品質表現成為精品水果店和微商的熱銷產品,並在大眾市場嶄露頭角。

唯獨“紅美人”的上市期恰逢柑橘上市集中期,憑藉其“驚豔”的品質特點“殺出重圍”,成就最貴柑橘。

在浙江,別人問我種什麼柑橘新品種好,我還是推薦“紅美人”。

種“春見”,比不過四川;種“沃柑”,比不過廣西;種“倫晚”,比不過湖北。

在浙江種上述晚熟品種,都需要大棚設施。反正都上了大棚設施,何不乾脆種極品的“紅美人”。

但放眼全國,這四個品種中,“紅美人”卻是最難成氣候的。

前幾日,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副所長徐建國跟我說,“紅美人”漸一統宇內之勢,清揚功不可沒。

如果現實真是如此,那我當真“罪不可赦”。

在我心中,“紅美人”是難當大任的。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柑橘四小龍勢力分佈圖

她甚至不能像“春見”、“倫晚”一樣“偏安一隅”,“春見”可以守四川,“倫晚”可以守湖北。

如果形不成足夠的市場影響力,又種不出極品品質,“紅美人”極可能在熱潮過後,因為既不能討平民歡心,又失寵於高端消費者,被另一個從日本“偷渡”過來的“美人”所取代,從而銷聲匿跡。

只有“沃柑”,以其適應性強,容易栽培,產量高的強大優勢,迅速搶佔春節及春節後的柑橘市場,成為中國柑橘的另一個主栽品種。

柑橘四小龍強勢來襲,誰能笑到最後?

最後,送北方的朋友一個彩蛋:嘗試在你們的日光溫室裡種植上述柑橘品種,可能錢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