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艾利斯的ABC理論,A代表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對A的信念、認知、評價或看法,C代表結果即症狀(Consequences),很多人都以為是A引起C,其實不然。先講個故事..

採編 / 睡蟲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舍衛城住著一個窮人家的女孩瞿曇彌,她因家境貧苦而很瘦弱與憔悴,人人都稱她為“憔悴的瞿曇彌”,也有人說又高又瘦的她:彼乃內在美,從外不得見。

由於出身貧窮與不吸引人,瞿曇彌一直找不到丈夫,這令她很沮喪。但有一天,某個富商突然決定娶她為妻,因為他欣賞她內在的財富,認為這比她的家世或外表更重要。然而,夫家的其他人都瞧不起她,他們輕蔑地對待她。這種敵意使她很不快樂,尤其因為她所深愛的丈夫,被夾在父母與妻子之間左右為難。

但是,當瞿曇彌生下一個男嬰時,丈夫全家終於接納她為兒子暨繼承人的母親。她終於鬆了一大口氣,感覺如釋重負,如今她非常快樂與滿足。她對小孩的愛超出一般母親,她非常執著於這個嬰兒,因為他是她婚姻幸福與內心平靜的保證。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然而好景不常,快樂很快就幻滅了,她的小孩有一天突然生病死了。這個悲劇對她來說太過沉重,她擔心夫家會再次鄙視她,說她沒有生孩子的命,城裡其他人則會說:“瞿曇彌一定是做了什麼缺德事,才會落得如此下場。”

她甚至害怕丈夫會變心,另外去找一個家世更好的妻子。她一直這麼胡思亂想,終於導致精神錯亂。她拒絕接受孩子已經死亡的事實,相信他只是生病,只要給他正確的醫藥就會康復。

她抱著小孩跑出家門,挨家挨戶為孩子向人討藥。她在每一戶門前乞求:“請給我的孩子一些藥。”人們總是回答她藥沒有用,因為孩子已經死了。然而她拒絕接受此事,又到下一家去,始終相信孩子只是病了。

許多人取笑她,還有人嘲弄她,在經歷許多自私與無同情心的人之後,她終於遇見一個明智的好人。他知道她只是因為傷心過度而心神紊亂,於是建議她去找最好的醫生——佛陀,他一定知道正確的解藥。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她立即遵照建議,趕去祇樹孤獨園,佛陀正住在那裡。她抵達時手中抱著小孩的屍體,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她奔向佛陀並且對他說:“大師!給我治療孩子的藥。”佛陀親切地回答他知道有一種藥,但她必須親自去取。她著急地問他是什麼。

“芥菜籽。”佛陀回答,震驚在場的每一個人。

瞿曇彌問她應該去哪裡才能取得它們,並且種類為何。佛陀回答她只需要從未曾死過人的家庭取回少量即可。她相信世尊的話,隨即進城去。

在第一間房子,她問是否有任何可用的芥菜籽。“當然!”對方回答。“我能要一些種子嗎?”她問。“沒問題。”那人對她說,然後給了她一些種子。接著,再問第二個她認為不是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家中曾經死過人嗎?”“那當然!”那人說。

結果每一家的說法都相同。有一家最近才有人去世,另一家則在一、兩年前;有一家父親死了,另一家則是母親、兒子或女兒。她找不到不曾死過人的家庭,人們對她說:“死者,比活著的還要多。”

到了晚上她終於瞭解並非只有她有失去親人的痛苦,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無須再對她說什麼,她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已經讓她看得很清楚。佛陀就這樣治癒了她的迷執,讓她接受世間的實相。

瞿曇彌不再拒絕相信她的孩子已經死亡,她清楚了死亡是一切眾生的命運,也認識到世間人人都有痛苦,她應重新看待這個世界,她慢慢地接受了世間的實相。佛陀就是使用這樣的方式治療哀傷逾恆之人,帶領他們走出無法自拔的迷惘。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這是一個佛陀點悟迷津的智慧故事,也可說是一次非常經典的心理治療過程,它運用到了現時稱之為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的辦法,讓迷惘者在自己的行為中頓悟,然後重構認知。簡單說明如下:

第一,佛陀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認知流派的心理醫師一樣,他並沒有直接告訴瞿曇彌,人生無常,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如果只簡單這樣說,瞿曇彌十有八九不會接受,因為那時的她根本聽不進去這些,心智已亂,簡單的說教很難起作用,她仍會痛苦萬分,執迷不悟。智慧的佛陀而是告訴他這位“迷惘者”,他知道有一種藥但要她自己去尋覓。順著“來訪者”的心願,佛陀告訴她有藥,給她信心,

先讓“來訪者”接受自己,建立良好、信任的互動關係。

第二,佛陀讓瞿曇彌“自己去尋取”這種藥,是讓她自己去實踐,通過自己的行為過程,得到現實中與自己執迷的不一樣的體驗,從而意識到問題的所在,這也是所謂的行為療法這比你直接告訴她你的觀念、你的思維哪裡哪裡不對,要如何如何改變要有效得多,一個人在疲憊不堪、心智混亂時,Ta很難將大家都懂的道理聽進去,併發生改變;但你讓Ta自己一點一滴去行動,去體驗,就不一樣了,那是切身的感受和自我的反思,當行動到一定的量時,就可能發生質變,成功改變自己了。

第三,在瞿曇彌的尋藥過程中,她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每個家庭都死過人,明白了甚至“死者,比活著的還要多”的過往,同時也感受到了“痛苦是普遍現象”的存在,及“親人就算死了生者也一樣要堅強、正常地活著”的心理暗示,可能跟著產生“大家和我有同樣遭遇”的從眾意識,這些想法會起到緩解痛苦的作用,也會逐步改變她原有對孩子死亡的認知,重構認知,最終接受她孩子已死去這個事實,並願意去堅強面對以後的生活。

——認知療法

現實生活中,有人常常固執地認為“只有我最痛苦”、“為什麼我腦子就不好使”、“我這麼差勁小事都做不好”等想法,這些想法將給自己帶來很多的負面情緒。其實,有時候只要積極的面對生活,努力的做事,一點一滴中改變,這些負面的想法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沒有了,有時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後面,再來說下艾利斯的ABC理論,A是情境,B是想法,C是情緒後果,很多人都以為是A引起C,其實是B決定C。舉個粟子:

  • 如果你被人踩了一腳,你會感到很生氣。
  • 但是你再抬頭一看,原來對方是個瞎子,這時候你是不是就不會生氣了。
  • 再一種情況,對方說他們是在做一個實驗,踩你一腳,給你一百塊錢,那你是不是樂呵樂呵地把腳放那讓他們踩。
  • 遇到較真的欠扁的,堅持說我不稀罕錢,踩腳傷了我自尊,我就是生氣。那如果你在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把被別人踩腳當做最高榮譽,這會你是不是也就生氣不起來了呢?

因此,同樣是被踩了一腳,因為理解的角度不一樣,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情緒後果。所以說其實不是A引起C,而是B引起C。

好好琢磨這個理論,有時已經足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因為從此開始,你的情緒將由你決定,同樣的一個問題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感受,關鍵看你願意接受其中的哪一種。現在開始,站高一點看遠一點,將一直困擾自己的事情從多個角度觀摩一下是否就可打開心結了呢?

最後,睡蟲祝願大家“心中無敵,無敵於天下”!


戰勝抑鬱症,改變內心的認知是關鍵




因為懂得,所以一起。懂得你的不易,懂得你的困苦,歡迎關注留言,說出你的煩惱,讓懂你的人一起幫助你。



上期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