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環境急待重塑 由科大訊飛被惡意中傷事件引發的思考

近日,某匿名社交平臺爆出”驚悚“消息,稱國內知名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將實行大幅裁員,引發輿論一片譁然。不過,科大訊飛方面在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平臺出面闢謠,澄清這只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制度對低績效員工進行正常調整,在為部分低績效員工開放內部招聘提供轉崗機會的同時,也對長期處於低績效員工進行必要的優化。”

另外從科大訊飛公佈的2019年招聘計劃來看,2019年科大訊飛的公司整體人數會穩中有升,將繼續在全國十幾座城市,就公司六大門類的二十多個崗位,招聘600名大學應屆畢業生。這也可以看做是科大訊飛用實際行動反駁謠言。

在這個“後真相時代”,信息傳播在實現了高速擴散的同時,其真實性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謠言的傷害性究竟有多大,相信熟悉社交網絡的人都不會陌生。企業的良好聲譽是在無數員工長時間的共同努力下,艱難取得的。任何謠言在經過廣泛傳播後,即便是在後期得到了澄清和平反,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依然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完全修復。

在智能化向產業賦能的過程中,我國AI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以此次受到惡意中傷的科大訊飛來說,多年的苦心耕耘,讓它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上都取得了領先於世界水平,目前所在領域主流市場佔有率高達70%。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產業作為創新轉型的引擎,目前在國內還處於探索階段。這個時候,AI企業的發展都更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輿論環境。面對當下造謠幾乎無成本的現實情況,必須要由國家在宣傳口積極發聲,在宣傳、媒體口打造一個有利於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公正輿論環境。

因此,我們呼籲相關部門進一步強化屬地管理,加強引導監督,加大必要的治理和懲處力度,讓媒體經營者、尤其是自媒體從業者牢固樹立誠信為本、合法合規運營的信念,還企業一個惠風和暢的輿論環境,還社會一個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