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成分及工藝製造

1、輪胎成分

根據對輪胎成份的分析,其主要成分組成大致為橡膠50%、炭黑25%、鋼絲15%、硫氧化鋅和硫助劑等輔料10%。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於三葉橡膠樹,它是一種有彈性的碳氫化合物,異戊二烯聚合物。不過,現在世界上超過60%的橡膠製品,都是通過石油化學工業人工合成的。而在橡膠的應用中,輪胎用量最大,各種天然及合成橡膠中60%被用於製造輪胎。現在車用輪胎中使用的橡膠主要有丁苯橡膠(SBR),它與天然橡膠混合用於製造胎面;聚丁二烯橡膠(PolyButadiene),與丁苯橡膠及天然橡膠混合胎面,亦與天然橡膠混合製造胎側,獲得更好的抗磨性和更長的彎曲壽命;此外還有丁基橡膠(Butyl),用於製造內胎和氣密層。

橡膠的硫化過程,除了胎氫化合物,輪胎裡含有硫。其實這是橡膠的硫化作用遺留物。二烯烴類化合物在經過聚合後,主要生成的是線性的高分子長鏈。這樣的橡膠通常性能較差,不易成型,受熱變軟,遇冷變硬變脆,容易磨損和老化。硫化過程就是對橡膠性能進行改良的一種過程。

至於輪胎的黑臉孔,那是因為在橡膠中添加了炭黑。炭黑對橡膠具有優異的補強性,可以賦予輪胎優良的耐磨性。不過,現在除了炭黑,也有了更好的補強劑——二氫化硅。米其林在1992年成功推出綠色輪胎,將二氫化硅作為炭黑的部分替代物融入輪胎胎面中,貴有助於不降低輪胎抓地力(尤其是在溼滑路面上)和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滾動阻力。

2、輪胎的製作工藝

輪胎的加工工序主要有四個:煉膠、預備、成型、硫化。(檢測)

輪胎本身是混合物,主要材料是橡膠、炭黑、聚酯尼龍、鋼絲及(化學助劑等)其中粉塵的汙染主要是在煉膠工段,炭黑及固體化學助劑的汙染,許帶防塵面罩。

預備、硫化主要是氣體汙染,尤其是硫化,溫度高,輪胎在模具中化學變好,會產生大量刺激的氣體,長期呼吸道及嗅覺損傷。

成型,環境溫度在25℃左右,但是噪音汙染嚴重。

對於產品輪胎的品質檢測,危害不大。

輪胎成分及工藝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