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博女友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前來營救,褒姒看見驚慌失措的諸侯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再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公元前841年,西周的都城鎬京發生了反抗周厲王的“國人暴動”,暴君周厲王被趕走,其子即位是為宣王。宣王在位勤勉,西周的政權也曾出現過轉機,史稱“宣王中興”,但其實已是強弩之末,西周已經是處在崩潰的邊緣。然後,大名鼎鼎的幽王即位了!這位大王在位基本啥事兒不幹,整天吃喝玩樂泡妞。美人褒姒不愛笑,可把幽王給急的。聽說褒姒喜歡聽“裂帛”的聲音。(就是撕綢緞的聲音,在那個年代,絲綢可是奢侈品,感覺就像現在撕鈔票那個樣子吧,果然是富家子弟。)幽王就派人天天給美人撕衣服。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log,when!(老哥穩!)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但是褒姒還是不笑,這可難壞了幽王。於是一個叫虢石父的大臣給出了餿主意,點烽火臺!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臺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就像狼來了一樣,諸侯都不來搭救,幽王被犬戎殺死於驪山之下,西周滅亡。這件事一直傳到現在,周幽王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而且此事甚至已經被認為是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褒姒也被扣上了紅顏禍水的帽子。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史記》版:

據《史記》記載,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她還是不笑。周幽王設置烽火臺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諸侯到後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不在信用,漸漸不肯應召而來。後來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最終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太史公的記載和我們民間流傳的版本是一樣的,所以民間流傳最早就可能是來源於史記的記載。或者說是太史公根據民間流傳而撰寫。

《呂氏春秋》版

在《呂氏春秋》的記載中,周幽王不是點燃烽火,而是擊鼓。當時西周建都在豐、鎬二京(今陝西西安長安區),那裡靠近戎人。周幽王與諸侯約定,在大路上修築高大的土堡,上面設置大鼓,使遠近都能聽到鼓聲。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遠擊鼓傳告,諸侯的軍隊就都來援救天子。戎兵曾經入侵,周幽王擊鼓,諸侯軍隊都如約而至,褒姒看到非常高興,很喜歡周幽王這的種做法,周幽王希望看到褒姒的笑容,於是屢屢擊鼓,諸侯的軍隊多次到來,卻沒有敵兵。到後來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擊鼓,但諸侯的軍隊不再到來,周幽王於是被殺死在驪山之下。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呂氏春秋》對於這件事是另外一種說法,不過情節與結果相同,只是烽火臺換成了大鼓,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太現實。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就對此提出了質疑:

史公(司馬遷)言幽王寵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舉烽,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為之數舉烽。及戎狄至,舉烽,諸侯救不至遂殺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

錢穆先生的意思很明確,他認為“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亡國只是因太史公對此事件不甚瞭解而導致後世謠傳。並且認為烽火臺是漢朝防備匈奴所用(此說法存疑),而且就算諸侯帶兵前來而無敵人,這件事也沒什麼好笑的。西周之亡,是因王室內部權力爭鬥而導致的。

而2012年,北京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 ”故事有所偏差。清華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幽王,西周因而滅亡。清華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劉國忠稱,史學界對“烽火戲諸侯”曾有過質疑,認為《史記》中所載只是“小說家言”。清華簡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支持這種質疑,從而部分推翻《史記》的記載。如果“烽火戲諸侯”是導致西周滅亡的直接原因,戰國的竹簡又怎麼會毫無蹤跡可循。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那導致西周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上文已經說了,是因為幽王進攻申皇后的孃家申國,把申侯逼急了,申侯聯合戎狄,殺了幽王。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其實整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幽王原來的皇后,是申國申侯的女兒,還給幽王生了個兒子,名為宜臼,被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周平王。但是自從幽王泡到了褒姒,就跟喝了迷魂湯一樣,非要廢了申皇后和宜臼,立褒姒為後,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那作為姥爺的申侯肯定就不幹了啊,就立自己外孫子宜臼為王,但是這樣一來就是雙王並立,幽王又不幹了,於是就大舉圍攻申國。在公元前771年,申國聯合鄫國(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舉進攻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擊敗西周精銳宗周六師,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褒姒下落不明,(據說被俘虜)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這事兒靠譜嗎?

幽王為泡妞石樂志,廢后廢儲;皇后帶孩子回孃家,老丈人不樂意發牢騷,幽王不爽要削他老丈人;老丈人惱羞成怒,就聯合鄰居鄫和西邊犬戎削了幽王,驪山之下幽王隕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天子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登上歷史舞臺的中心。自此,春秋亂世來臨,英傑輩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