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昨天,一位媽媽在朋友圈分享她的困擾:

“我家陽陽,有次送他到校門口,他說又要進那扇‘痛苦’之門。”

“我問他上學哪裡痛苦了,他說上課無聊,放學回家還要寫作業,等我下班回家還要盯著他做作業,每天都這樣,生活一點樂趣都沒有。”

“我聽了很難受,他的數學和英語的成績在中等,語文經常考個合格。平時週末我們帶他出去玩,想調節一下他學習的苦悶。可孩子往往每到週日晚上想到週一要上學,就是一副無精打采的神情,搞得我也很鬱悶。”

面對這種情況時,有人說應該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己願意學習,也有人說要讓孩子快樂學習,把學習這件事變得輕鬆。

但不管父母怎麼努力,孩子就是不感興趣,而且孩子從來不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

其實,孩子說“學習很痛苦”的背後,或許有這樣的因素:

01

孩子的成績,被物質獎懲掛鉤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父母給的物質獎勵沒有達到預期,這時,學習會苦不堪言。

回想一下你告訴孩子好好學習可以得到的是什麼:

“好好學習,可以得到零花錢。”“學習兩個小時,就可以看電視一小時。”“考100分,週末就帶你去遊樂園。”...


這些都是短效的、物質的和外在的獎勵,心理學研究證明,這有可能會降低孩子的學習動機。

許諾是獎勵的一種方法,能對孩子起鼓勁、促進和教育的作用,但許諾的分寸如果掌握不好會適得其反帶來不良後果,因此,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慎許諾言。

孩子如果考出理想的分數,家長給予一定獎勵無可厚非,但如今的獎勵已經變味,就像是交易。時下,很多家長把它當成刺激孩子學習的唯一手段,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認識,自己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學習的。

用物質來引導孩子確實不是一個可取的長期對策,經常用這種方法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有依賴的心理。孩子的學習還是得要靠自主,家長的獎勵要適可而止。

02

學習的意義,孩子沒有正確認識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學習的意義,家長沒有給孩子普及到位。孩子覺得花時間做無意義的事情,而不能輕鬆玩耍,也會讓孩子覺得痛苦。

下面的漫畫就很形象的揭示了很多家長的做法: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圖中藍衣服媽媽看到路對面的環衛工人,便藉機教育孩子,想讓他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然後努力學習。效果怎麼樣?看孩子的表情就知道沒效果。

而大多數中國家長都在這麼說:

“你不好好學習,只能像你哥那樣成天遊手好閒!”“你不好好複習,就會考不及格,太丟人了!”“你不好好學習,媽媽為你的付出就都打水漂了!”...


家長們希望通過這些話,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然後專心、努力、上進。

然而,孩子們接收到的信息是:

“我沒有別的選擇...”“好好學習只是為了避免不好的結果...”“要是沒學好,就完蛋了...”


就算孩子有多麼渴望知識,也只能默默感嘆:學習,想說愛你不容易。

那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

你或許可以這樣: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另外,也可以這樣和孩子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龍應臺


03

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提前培養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前期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覺得學習痛苦。

1913年,德國心理學家苛勒為了搞明白動物和人類是如何學習的,他到西班牙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他們在天花板上掛了一串香蕉,然後在牆邊放了幾隻箱子,接著把一隻大猩猩“請到”了實驗室。大猩猩看到天花板上的香蕉,便伸手抓,卻抓不到。

後來,這隻大猩猩開始四處觀察。突然,它在牆角的幾隻箱子前停了下來,沒多久便把一隻箱子推到了香蕉下,踩到了箱子上。

當它發現伸手仍舊夠不著,便走下來推多了一隻箱子,疊在原來的箱子上……一直抓到香蕉才停下來,美美地把香蕉吃掉。

從苛勒的猩猩學習實驗,我們看得出學習有3個重要的基礎素質:探索、好奇及專注力。

孩子優秀的專注力,往往表明他們的目標感非常強,有助於他們未來獲得進步和成績。

如果在學習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路就跟不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慢慢便失去了聽課的興趣,學習成績自然也會越來越差,就會出現學習很痛苦的情況。

因此,家長可以和孩子可以進行相應的提升注意力的訓練,也可一起制定一週的時間表,規定好作業、娛樂和睡覺的時間等方式。

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探索及好奇心,家長可多帶孩子接觸新事物,幫助孩子的“閱”歷更豐富一些,也可以幫助孩子在書籍裡獲取更多的好奇心。

結 語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如果我們把孩子的學習比做一棵大樹的話:

  • 果實=學習成績
  • 枝條=學習方法、學習能力
  • 樹幹=學習動力+學習狀態


樹根是什麼呢?

學習動力的樹根紮根在壓力和目標的土壤裡。學習狀態的樹幹紮根在學習情緒的土壤裡。

壓力和目標,來自於父母的引領。學習情緒,來源於家庭的氛圍。

所以,我們關注孩子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狀態。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孩子說“學習很痛苦”?這3個真相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