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最近,在上海新開的一家麵包店引發了全網眾怒,網上關於這家店的討論貼就達到了好幾萬。

最近,高曉松在綜藝節目裡,分享了他和朴樹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早年間,國內有一段時間唱片業特別不景氣,高曉松又因為去國外學習,在行業內過氣了,很多公司都快要忘記他了。

高曉松曾厚著臉皮,主動跑到音樂公司尋求合作,但都沒有得到好的結果。

最窘迫的那段日子,實在混不下去了,只好想先向朋友借點錢過渡一下。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朴樹,因為高曉松認為朴樹人很真實。

於是高曉松找到朴樹,想借15萬。

朴樹不愛說話,就回兩字:賬號。

賬號給過去之後,緊接著高曉松就收到朴樹打過的15萬。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這事後來還有下文。

又過了一陣子,朴樹也過氣了,他又找到高曉松,還是兩字:還錢。

多年之後,這件事情已成為兩人間的桌上笑談,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兩人的友情。

真的友情,不是你捧我我捧你,互相奉承,而是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願意義無反顧的扶我一把。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真正的朋友 不求回報

高曉松和朴樹,是認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了。

一九九幾年時,高曉松憑藉《同桌的你》、《白衣飄飄的年代》等歌曲,已經是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了。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那時候的朴樹,剛從學校退學,整天在家寫歌,於是找到高曉松說想要賣他幾首歌。

“我那時就想到他那裡去騙點錢” ,朴樹說當時只想把歌賣了換點錢,也沒想過和當時的大咖高曉松攀上什麼交情。

然而高曉松聽朴樹開口一唱,便驚呆了。

這小夥,歌寫得好,吉他彈得好,人長得又特別清秀,明明就應該把這些歌拿來自己唱啊,怎麼會想要賣掉呢?

朴樹的回答特別有意思:“我覺得你們這個行業裡的人都特別傻帽,我不信任你們。等我把這些歌賣了錢,我自己做音樂去。”

高曉松向朴樹借15萬,朴樹就回了2個字

兼具才華、顏值與個性的朴樹,讓高曉松格外欣賞,高曉松苦口婆心規勸他,還拿錢給他錄歌。

高曉松還拉來當時剛剛回國的宋柯,成立了麥田音樂,簽約的第一個歌手,就是朴樹。

就連“朴樹”這個藝名,也是高曉松幫忙取的。

朴樹的本名是濮樹,但高曉松覺得這個名字不那麼好記。

“朴樹”這個名字,看起來就像一片茂密的小樹林,看起來特別清秀,很適合朴樹的音樂風格。

什麼是朋友?

朋友就是,因為三觀相近,興趣相同,人品靠得住而聚在一起。

兩人意氣相投,互相欣賞相處愉快,通過時間的深沉,雙方之間有了一種叫做情義的東西。

慢慢地,大家更像親人,覺得自己對對方有一種責任,一種義務,希望對方過得好。

如果對方需要幫助而自己沒有出手,會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內心的原則。

就像高曉松與朴樹,相交不帶有目的,只因有相同的愛好,欣賞對方的才華,所以不求回報地幫助對方。

朋友相交併不是要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利益。

友情的真諦和愛情一樣,在於無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