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了很多書卻用不上,這是為何?

教師讀了很多書卻用不上,這是為何?

為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自2016年以來,縣教育局在全縣教育系統實施了“教師讀書工程”,要求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

近日,一位教師對我說,他積極響應縣教育局號召,每學期堅持讀一本書,但令他困惑的是,讀了好幾本教育理論書卻在教學中用不上,無論是自身理論水平,還是課堂教學水平,都沒收穫預期的提高。

讀了很多書卻用不上,這是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三。

一是讀書態度上有問題。有些老師把讀書當作一項上級部門安排的硬性任務,既沒有讀的興趣,也沒有讀的動力,只是走馬觀花似地瀏覽,當然讀而無用。

二是讀書方法上有問題。有的老師讀書時一知半解,沒有把握一本書的精髓和要旨,不理解書中提出的主要概念和觀點,自然也不能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

三是學以致用上有問題。有的老師雖然理解書中提出的觀點,但一遇到現實教育問題,往往憑經驗做事,找不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難以用理論指導實踐。

作為公開出版的教育理論書籍,人人皆可閱讀,而閱讀者要把這些公共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用以提升自身實踐水平,必須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否則這些這些知識就是死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此知識就會在記憶中消失,讀了相當於沒讀。有鑑於此,筆者認為,學校在推進“教師讀書工程”的過程中,除了要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讀書態度之外,更要在指導教師學以致用上下功夫。

其一,要引導教師讀進去,真正理解、消化一本書。理解是應用的前提,對一本書囫圇吞棗,不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要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等,就根本談不上具體應用。因此,學校在引導教師讀書時,不可貪多求快,一學期能把一本教育理論書籍讀精、讀透足矣。

理解並非要求教師死記硬背書中內容,理解的標誌有二:一是能把書中作者提出的觀點,結合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解釋和闡發;二是能把書中出現的一些概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實踐用語。這要求教師在讀書時注重聯繫自身教學實際,把自己的思考融匯到讀書過程中。

對於書中出現的生僻概念或觀點,要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通過查閱資料或延伸閱讀,弄通弄懂。同時,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定期開展讀書報告會、讀書沙龍等方式,為教師提供交流、碰撞的機會,讓老師們有機會充分表達對一本書的理解。

其二,要引導教師帶著問題讀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是促進教師讀書、學習的原動力,這樣不僅能解決教師讀書的態度問題,而且能激勵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有一所初中學校為解決“差生轉化”問題,引導教師通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要求教師概括蘇霍姆林斯基“差生轉化”的策略,用以指導自已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在問題引導下讀書,不僅解開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而且還開闊了視野,學到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從而增強了讀書的興趣。

學校要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引導教師帶著問題讀書,樹立“問題就是課題”的思想,通過開展“草根式”小課題研究,激發廣大教師讀書和研究的熱情。在組織時,學校不必對閱讀書目作硬性規定,教師可以讀整本書,也可以讀相關的報刊雜誌,但教師在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中要闡述自己讀了什麼書、借鑑了其中的什麼觀點,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其三,要引導教師尋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這樣的結合點可能是教師在聽課過程中的靈光一現,也可能來自於評課過程中同伴的啟發,還可能出現在自己對某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抓住這一靈感的瞬間,將書中所學理論靈活運用自已的教學實踐中。因此,培養教師養成多思考的習慣,引導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育敘事、教學反思等,是尋找理論和實踐結合點、學以致用的有效方法。

同時,在日常校本研修或聽評課活動中,學校要有意識地引導教師運用所讀之書的理論和觀點,解讀課堂教學中發生的現象和事件。要特別重視對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學案例的解讀,總結和梳理他們成功的經驗,以先進的教育理論觀照他們的教學實踐,為青年教師提供讀書和學習的樣本。另外,學校還可以圍繞每學期所讀之書,引導教師主動運用所學理論設計教學活動,通過“說課——講課——評課——反思”等一系列過程,檢驗教師學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