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想必大家都有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甲和乙同時受僱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都是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甲就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乙卻原地踏步,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乙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抱怨其不公平。

總經理耐心地聽完,說:“那好,在你下定義之前,我有一個任務需要你完成,請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乙很快從集市回來說,剛才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

乙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

“價格多少?”

乙再次跑到集上。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吁吁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吧,你可以看看甲是怎麼做的。”

說完叫來甲對他說:“請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甲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如果是你,你會喜歡哪個呢?很顯然,肯定是甲。

這個故事有點像高田貴久的《精準表達》中那個貫穿全書的故事,諮詢人員的方案被一次次駁回,就是因為在合理思考和準確表達方面有所欠缺。好在,經過幾番改進,最終成功提案,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高田貴久何許人也?作為諮詢界的資深人士,高田貴久在諮詢公司任職期間擔任各種要職,成功提案不計其數,對於如何讓自己的方案快速通過深有研究,並在06年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致力於關注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

而他的這本《精準表達》,僅一個貫穿全書的故事,就能將他做諮詢時的經驗和精髓表述得詳盡具體且通俗易懂。總結歸納起來就是2個條件和4種能力。

2個條件分別是:對事物的合理思考和向對方準確表達。而由這兩個條件衍生出來的,也就是要達到這兩個條件需要具備四種能力,分別是:邏輯思考能力、驗證假說能力、設計會議能以及製作商務文本能力。

一、邏輯思考能力

沒有邏輯或者邏輯不嚴謹的人說話,總是讓人難以get到他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明明是說幹了嘴,別人卻還是一頭霧水,雙方都心累。最根本的還是因為沒有把語言按照正常思路合理地組織起來。而邏輯也分縱向邏輯和橫向邏輯。

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縱向邏輯即因果聯繫,談話中缺乏這種邏輯的通常會被人問類似“真的是這樣嗎”這種問題。因為雙方溝通的前提條件不同,也是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

橫向邏輯實際是一種總分關係,要是在溝通中缺乏這種邏輯,經常會被對方問及“僅僅如此嗎”這類問題,這其中就涉及到MECE分析法,即既全面又不重複的方法。現實生活中想要完美做到真的很難,畢竟很多時候雙方的立場和切入點的不同就導致對話不在一個平面,當然也就實現不了“全面”這個要求了。

所以,要把錯綜複雜的概念整合為MECE的狀態,首先需要把不同角度的概念拉到同一個平面上來,然後適度“發揮六維度的想象力”來把握全局,最後消除重複,基本就能完成橫向邏輯。

二、驗證假說能力

邏輯正確只是基礎,並不是目的。一份方案肯定還會涉及到邏輯之外的問題,當你向對方推銷一種產品時,對方可能會問“我為什麼要選擇你家的而不是其他的牌子?”“你家產品比其他的強在哪兒?”等等之類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推銷之前先羅列好對方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並做足功課能回答對方的這些問題。主要的步驟主要是:

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1,找準方向,理解目的。理想思維的運用固然重要,但也要合理利用感性思維,理解對方,學會傾聽,多一點人文關懷,對提高提案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2,把握論點,命中要點。除了邏輯思維的運用,同樣需要加入更細膩更人性化的感性思維,它能幫我們更快更清楚地明白對方的話,準確找到論點。

3,構建假說,猜測性的回答。以論點為導向,不斷增加自己的相關知識儲備,利用發散性思維擴大假說範圍,提高假說的準確度。

4,驗證假說,二八法則。證明假說是找到答案,推進課題的一個非常重要手段,其中“定量、一手、第三方”的信息是首選。

5,提取啟發,結論總結。答案不易得,啟發是常態,正確理解目的一直是前提,把握論點的要點同樣重要,切記不要設計太泛無法驗證的方案。

三、會議設計能力

職場人士就少不了各種會議,若在會議上大家都能暢所欲言,百花齊放,氣氛熱烈還能推薦方案的進展,那簡直就是會議的理想狀態,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離不開會議的兩個要素:會的著陸點和著陸形式。

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會議的著陸點:找準定位,明確雙方的關注重點是統一的,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提前瞭解參會者的個人詳細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彙報。

會議的著陸形式:通過自己的觀察或者他人的反饋等方式來了解對方的風格,摸清對方秉性,然後順著對方的理解方式以及思考模式來設計方案,這樣通過率就會更高。

四、製作商務文本的能力

將自己通過邏輯思考反覆推敲出來的方案想要通過文字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對自己思考過程的一個梳理,同時也能讓對方長期閱讀,更好地理解方案中的信息,這個過程大概也需要五個步驟。

有一肚子的貨卻倒不出來,你缺的是精準表達的技巧

其中,必須以“對方覺得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為原則,包括對方的閱讀習慣以及理解水平等都需要考慮進去,總之,甲方覺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高田貴久的這本《精準表達》其實是一本手把手教你如何成功提案的實用性技巧書籍,周密詳實,面面俱到,簡直就是一本“小白成功提案入門必讀書籍”,即便是資深諮詢師,也可以有查漏補缺之功用。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提案這個行為,大到“買哪裡的房子比較好”小到“中午吃什麼”,而精準表達和高效溝通能讓我們更快更準地做出決定,尤其是在職場中,這是一項不是隨便的人就能企及的軟實力,就像文中開頭的甲和乙,走著走著,就拉開了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