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中華第一龍”在河南濮陽被發現


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龍,常用來象徵力量、祥瑞、高貴,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但是,龍僅僅存在於古代神話傳說和各種文化中,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種。那麼,龍的圖騰到底是什麼時間形成的呢?

河南省濮(pu)陽市戚城公園,1992年開工建造,佔地760畝,建有:秦漢風格的東闕門、仿漢建築群戚城歷史陳列室、仿唐風格的北大門、龍宮、明清建築群、子路墓祠及顓頊玄宮等,2004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987年,在濮陽市西水坡遺址的一座老年男性的墓穴中,發現在他兩側用蚌殼擺塑有龍和虎造型各一,其中的龍造型稱為中華第一龍。現在戚城公園內,有一處專門展示該中華第一龍的院子,展示中華第一龍的造型。

濮陽西水坡文化遺址屬於仰韶文化,距今約6500年。此圖是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等專家在考古工地的照片。

此圖是出土的龍的形象,龍居東,頭朝北,背向西,身長1.39米,高0.67米。這個龍曲頸昂首,躬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似有騰飛狀。濮陽出土的龍形象,是我國考古發現時代較早、形制最為完整的龍形象,專家把它稱為“中華第一龍”。

濮陽中華第一龍的藝術構圖和文化內涵,已經具備了中華傳統文化龍的大部分要素,因此,濮陽也被稱為“中華龍鄉”、“華夏龍都”等,先後接待觀眾斤200萬人,省部級以上領導100多人,稱為濮陽市的一個名片。

濮陽市的“中華第一龍”,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考察價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這是發掘現場的照片【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