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又有大动作!泛珠这两个省区开始行动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

《通知》提出,将在全国或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8个区域内,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

创新改革又有大动作!泛珠这两个省区开始行动了

珠三角制造业工厂。资料图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广“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省级行政区内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跨市(区)审理”“以降低侵权损失为核心的专利保险机制”“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基于‘两表指导、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等举措,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方面,推广“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技术股与现金股结合激励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利益捆绑机制”“‘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等举措,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金融创新方面,推广“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置科技创新专板”“基于‘六专机制’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推动政府股权基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容错机制”“以协商估值、坏账分担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商标质押贷款模式”“创新创业团队回购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权的机制”等举措,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各类金融工具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活动。

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推广“允许地方高校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推动改革创新的决策容错机制”等举措,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政策环境。

此次《通知》提到的8个区域,在我们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就有广东(珠三角)和四川(成德绵)。来吧,跟着泛珠君,看看这两个地区在“创新”上,近期有什么新举措!

广东(珠三角)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牵头的项目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到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从11家国家高新区排名全部实现提升到全面启动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18年,广东已取得科技创新领域的多个突破。

2019年初始,广东就推出促进科技创新措施!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布2019年“一号文”,列举包括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在内的12项措施。

↓↓↓

同时,《科创12条》明确提出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支持科研经费直接拨付,减轻在粤工作港澳人才内地税负,为科技人才往来提供便利往来措施等,未来港青北上发展将获更多支持。

创新改革又有大动作!泛珠这两个省区开始行动了

香港科学园。资料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

《措施》明确鼓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并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向港澳开放科技计划项目,提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独立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

为此,广东建立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机制,允许项目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两地牵头或参与单位。同时,广东还将完善符合港澳实际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机制,保障资金高效、规范使用。

与过去支持科创文件相比,《措施》不仅点明未来工作重点,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也有明确规定。如港科创团队、人才最关注的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问题,《措施》对资金拨付时效性进行规定,提出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广东科技行政部门凭立项文件、立项合同到税务部门进行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即时办结后到相关银行办理拨款手续。港澳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供人民币银行帐户,港澳银行管理费可从科研资金中列支。港澳项目承担单位获得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原则上归其所有,依合同约定使用管理,并优先在广东产业化。

此次《措施》还提出多项涉及港澳人才措施,特别是备受港澳关注的税负问题。《措施》明确要减轻在粤工作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内地工资薪金所得税税负,珠三角九市可按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

科研人员可办港澳三年签注

粤港澳科研要互通,人员自由流动同样重要。《措施》提出试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人员按需办理往来港澳有效期3年多次商务签注,企业商务签注备案不受纳税额限制;允许持优粤卡A卡港澳和外籍高层次人才,申办1副港澳入出内地商务车辆牌证。这些都将为未来港青北上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及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粤设立分支机构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促使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在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这些措施都将促进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集聚和流动。

四川(成德绵)建设技术转移体系

日前,四川印发《四川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力争到2020年,建设10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培育100家市场化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新增30家以上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培养1000名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培育600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组织实施1000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00亿元以上。

《方案》指出,四川将从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育技术转移示范企业,打造技术转移平台等六个方面来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

四川将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天府技术交易市场。探索科技成果挂牌交易与职务发明公示免责模式,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挂牌交易、公开拍卖与成交信息公示制度。

同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岗,在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人员的激励和保障。

一键关注

泛珠发布

创新改革又有大动作!泛珠这两个省区开始行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