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近年來,手機行業銷量呈現一種低迷化的趨勢,許多國內廠商都面臨著銷量危機。而反觀vivo、華為等品牌,卻在逆境中有著十分突出的表現。其中,華為和小米更是憑藉著子品牌榮耀、紅米,有著不錯的成績。因此,為了讓V粉們有更多的選擇,vivo也決定走雙品牌策略,為大家帶來了iQOO這個全新的獨立品牌。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vivo雙品牌策略 發力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

經過近年來的儲備,vivo已經擁有了比較完備的產品線,其產品線覆蓋了1000元到4000元的價格區間,其中包括主銷機型X系列,定位低端的Y系列,主打線上的Z系列和高端旗艦定位的NEX系列。根據IDC的統計數據來看,雖然vivo 市場佔有率達19.1%,位列第三。但是具體來看,vivo走量的機型還是集中在X系列和Z系列中,覆蓋的價格區間有限,在1000元—3000元之間。這從側面上也可以反映出,vivo目前的競爭力還只是在中低端市場階層。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因此,vivo如果想要在2019年有所突破,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必定是其重點發力的方向。但是問題在於,在經過長時間的經營下,vivo在消費者心裡已經是中低端時尚手機的定位了。所以,如果vivo想發力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就需要藉助一個新品牌的力量了。而這個品牌就是vivo全新推出的子品牌iQOO了,同時vivo藉助了iQOO品牌釋放了一個信號:vivo將加入到5000元以上高端市場的競爭。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雙品牌如何能實現雙贏?

但是在vivo的子品牌iQOO推出以後,很多網友都認為雙品牌策略未必是件好事,很有可能是把極具風險性的雙刃劍。做得好,皆大歡喜;做得不好,不光vivo主品牌形象受損,vivo還要為此消耗大量資源。因此,vivo的雙品牌策略若想不傷自身,或要先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首先,vivo要考慮好iQOO該如何自處的問題。在市面上,雖然雙品牌、多品牌策略在很多行業都有很多不錯的成功案例,但在手機行業,雙品牌策略似乎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除了華為的榮耀和小米的紅米做出了一番成績以外,像“魅族+魅藍”、“錘子+堅果”等組合的最終結果都淹沒在手機市場的浩瀚煙海中,變成了無聲無息的手機品牌。實際上,“vivo+iQOO”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果沒有像華為那樣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成熟的管理機制,那麼vivo將陷入一另一番的困境中,所以還是要慎重地決定好iQOO的發展前景。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其次,vivo還要考慮iQOO能否在短時間內塑造起品牌形象?iQOO面前的任務是,是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攻下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這對iQOO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成功塑造品牌形象,那麼等待它的只能是失敗。iQOO可以憑藉vivo經營多年打下的基礎和品牌力量前行,但是如果繼續採用vivo那套慣用的刷牆和“包下那條街”的手段能否被高端市場用戶接受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vivo迎來雙品牌策略,iQOO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

最後,就是iQOO能否抵受住華為和降價後蘋果的衝擊呢?華為經過多年的市場歷練,現在已牢牢站住5000元以上的價格區間,如果提到國產高端手機,華為已經成為用戶的首選。而蘋果雖然現在稍微落後了,但是用降價的策略還是可以挽回人心的。在華為和降價後的蘋果的衝擊下,iQOO又該拿出怎樣的防守策略呢?這是十分值得我們關注的。目前來說,拍照手機、遊戲手機、商務手機這些概念已經被很多廠商所使用了。那麼iQOO又將拿出什麼殺手鐧吸引消費者呢?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