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讓醫保支付像網購一樣方便

為了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國務院辦公廳此前發佈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在該意見指導下,京東積極響應、踐行“互聯網+醫療健康”,與各級政府、醫院等深入合作,打造互聯網“醫療、醫藥、醫保”閉環,推動解決“就醫難”。

1月16日,宿遷與京東實現醫保系統性打通,在國內首次實現醫藥電商平臺醫保在線支付,邁出了醫改的重要一步。同時,當天京東互聯網醫院宿遷分院也正式上線,這是國內公立醫院與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的首次線上線下一體化合作。

京東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的積極探索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繼《人民日報》點贊“宿遷案例”後,新華社又於2月28日發表評論性文章《讓醫保支付像網購一樣方便》,探討醫保在線支付在醫改中的積極意義。

新华社:让医保支付像网购一样方便

1月16日,宿遷張女士成為國內醫藥電商平臺醫保在線支付第一人

新华社:让医保支付像网购一样方便

1月16日當天,京東互聯網醫院宿遷分院正式上線

讓醫保支付像網購一樣方便

據《人民日報》日前報道,1月16日,京東互聯網醫院宿遷分院正式上線,這是公立醫院與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的首次線上線下一體化合作。居民在京東大藥房下單購買藥品,成功綁定醫保卡後就可以在線完成支付。“這太方便了,再也不用為了用醫保卡買一盒常用藥而特意跑一趟醫院或定點藥房了。”宿遷居民李珏高興地展示手機上的訂單。

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的購物場景,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商品的供應,不過醫療領域由於專業門檻太高,且比較依賴面對面的現場診療,所以一直都是以線下渠道為主。宿遷此次不僅把公立醫院“搬”到線上,更與互聯網企業打通醫保體系,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醫保在線支付,這也標誌著醫保支付改革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相信很多人都有去大醫院排隊的經驗,被黃牛炒到天價的專家號,歷來是讓患者頭疼的存在。它所反映的現實是,醫療資源的分佈不均。而這種不均衡,往往以地域為分割。互聯網醫院的意義在於,打破地域侷限,讓醫療資源的供應,不再呈現出屬地化的條款分割局面。

比如互聯網醫院已經做到了將線下的醫生資源搬到線上,實現網上就醫,線上複診和慢病管理。一個醫療水平落後的農村患者,不用舟車勞頓,就能享受一二線城市醫學專家提供的優質診療服務,促進了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覆蓋。同時,患者還能通過京東大藥房這樣的平臺在線選購非處方藥,不僅能擁有更多藥品選擇,而且還能享受送貨上門的便捷服務。

不過,這種將醫療服務互聯網化的嘗試,過去面臨著一個重要瓶頸。基於醫保基金使用安全性與合理性,醫保系統一直未能與互聯網平臺打通,患者必須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買藥時才能使用醫保卡。如果網上看病買藥不能刷醫保卡,拿藥還得線下,便利程度和對患者的吸引力要降低很多,對人流過載的實體醫院的分流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將醫保支付接入電商平臺,由電商而非醫院、藥店來直接供應,一種擔心是會導致藥品管理的鬆懈,存在安全隱患。其實隨著平臺把關機制的健全,這種擔心屬於多慮。相反一旦綁醫保卡,網上的就診和購藥記錄,都處於數字化可追溯的狀態,每一筆都有據可查。

在互聯網醫院就診,再通過醫保支付購買藥品、送藥到家,整套線上流程徹底打通,意味著一些小病常見病可以在家完成診療,它對看病難的緩解作用將相當顯著。

事實上,大型三甲醫院之所以人滿為患,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分級診療體系不成熟。有個感冒發燒、頭疼腦熱的,都往大醫院跑。醫療、醫藥、醫保數字化,某種程度上,將起到對分級診療體系的替代作用。

如果站在看病貴的角度來看,醫保支付接入電商平臺,也有緩解的功效。眾所周知,看病貴的一個源頭便是我國此前長期以來以藥養醫的醫療模式。一些廉價藥“一藥難求”,正是以藥養醫的結果,這種醫藥不分家的局面,讓少數醫生容易過度治療,給患者開藥時往貴了開。對此,國家也在全力推行“醫藥分開”改革。

然而,一旦將藥品供應開闢出電商的渠道,線上線下就診,在電商平臺買藥,醫藥之間的緊密捆綁斷開了。醫生不必揹負為醫院賣藥的績效考核壓力,患者也能夠貨比三家,多一份自主選擇權,就醫成本自然將應聲而降。

當然,目前來看,涉及到首診及疑難病症的診療,仍然得在線下醫院完成。由醫保線上買藥引申出來的功能,無法完全取代實體醫院和藥房,其作用更多是補充和填平溝壑。但我們依舊不能小看其鯰魚效應和民生貢獻。

宿遷此次與電商平臺打通醫保體系無疑是一次積極嘗試。而讓數字醫療的惠民意義最大化,無疑還得繼續打通相關的瓶頸,早日將這種模式從宿遷推廣到全國,讓醫保支付像網購一樣方便成為民眾的日常標配。

新华社:让医保支付像网购一样方便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