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到底強在哪裡?從“極簡5G”可窺一斑

“我要美國贏,是通過競爭,而不是阻擊當前更先進的科技。”

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上述推文,袒露了其封殺華為5G的真正原因。

同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美國CBS電視臺採訪時稱,感謝特朗普政府推廣華為,讓華為5G變得更有影響力,獲得了更多合約。

焦點人物的一來一回,引發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並在社交網絡發酵,在更廣泛的人群中坐實和普及了華為5G之強大。

华为5G到底强在哪里?从“极简5G”可窥一斑

然而華為5G到底強大在哪裡?除了“反對派”的側面烘托,還有哪些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可能很多人並不甚了了。

實際上,即便是科技愛好者,目前對華為5G強大的認識可能也更多停留在專利技術、通信設備和芯片研發層面;甚至可能還有人認為,是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和隨叫隨到的服務,讓全球運營商繼續離不開華為。

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從科技到商業的轉化設計和落地應用層面,去認識一下華為5G的強大之處。其中的關鍵,就隱藏在華為奉行已久而剛剛正式發佈的“極簡5G“建設策略中。

對症下藥,華為發佈“極簡5G”建設策略

當地時間2月20日,在倫敦舉辦2019世界移動大會預溝通會上,華為發佈了“極簡5G”建設策略,從網絡極簡、自動化、商業極簡三個方面,對無線網絡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建議。

隨後在25日開幕的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帶來了“極簡5G”理念下的實踐成果,全面展出以極簡站點、極簡架構、極簡協議、極簡運維構築的全面領先的端到端5G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快速規模部署5G網絡。

华为5G到底强在哪里?从“极简5G”可窥一斑

都是5G網絡,還有長得不一樣的?!怎麼理解華為的“極簡5G”建設策略呢?

原來,長期服務國內外最大多數運營商的華為看到,歷經漫長的2G、3G、4G時代後,層層疊加建設起來的複雜網絡,已經無法滿足運營商持續創新業務的同時降低OPEX支出佔比的訴求。投資與回報的不匹配,使得部分運營商對網絡升級踟躕猶豫。

但是,具備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特性的5G網絡,切切實實蘊含著巨大的新體驗和新業務商機,不容運營商有所怠慢和忽視。為了加快運營商的業務上市速度,同時降低網絡建設和維護成本,華為對症下藥,提出打造端到端的極簡網絡,實現網絡統一承載、敏捷高效、自動智能——“極簡5G”應運而生。

具體實現上,華為給出了四個方向,包括極簡站點、極簡架構、極簡協議和極簡運維,即從物理網絡簡化開始,逐步向上構建網絡架構簡化、網絡協議簡化和網絡運維簡化,最終形成端到端的高效、智能和便捷的極簡網絡。

厚積薄發,“極簡5G”凝結華為30年功力

極簡的背後往往是極繁,要讓運營商也享受到“提速降費”的網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實現“極簡5G”,華為在站點、架構、協議和運維等層面開展多項系統性創新,可以說傾注了公司30年在無線、微波、天線、芯片、雲、AI等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方才把原本複雜的5G建設及運維變成一件簡單的事。

比如在站點極簡上,運營商不僅要考慮基站本身的性能和形態,還要考慮工人的安裝和部署。對此華為拿出超級刀片式基站(Super Blade Site)解決方案,通過對支持多頻段、多制式的天線等設備進行高度集成,實現了多種方式的統一接入,以及設備的小型化、模塊化和標準化,讓運營商部署5G基站變得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和便捷。

华为5G到底强在哪里?从“极简5G”可窥一斑

又如,上述超級刀片式基站的內部包含了華為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TIANGANG),這一超高集成、超強算力、超寬頻譜的革命性芯片給AAU帶來了革命性的提升,實現基站尺寸縮小55%、重量減少23%,實踐中反饋90%站點升級無需市電改造。同時,AAU將射頻和天線系統集成到一起,無需饋纜連接、無需饋纜防水工序,可以節省安裝服務工時約35%。

再如在運維極簡層面,基於自動駕駛網絡理念和全棧全場景AI基礎設施的SoftCOM AI解決方案,華為發佈了包括MBB自動化引擎MAE(MBB Automation Engine)在內的無線網絡自動化系列產品解決方案,能幫助運營商省去大量參數配置,提升開站和運維銷量,最終實現能效倍增、網絡性能倍增、運營運維效率倍增和用戶體驗的大幅提升,實現電信網絡價值的全面倍增。

綜上可見,如果說5G是一系列技術的集合,那麼可以說華為不僅擁有最全的技術儲備庫,且多為各項技術的單項王者,更是能將各項技術融會貫通的集大成者。厚積薄發,終成極簡,難怪英國電信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會說,“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其他供應商需要努力趕上華為。”

舉重若輕,“極簡5G”的魅力令人驚歎

在武俠劇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一拳擊碎一塊堅硬的石頭,與一掌齊整整劃破一張紙片,哪個更厲害?通常,後者是擁有更高武功修為的表現。華為的“極簡5G”,可以說也具備了這種更高的舉重若輕的“修為”。這意味著:當其他5G提供商還在著力於解決有無5G的問題時,華為已經開始幫助運營商打造更先進的“極簡5G”了。

去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先於全球同行宣佈5G正式商用。截至發佈當天,韓國已部署5804個5G基站,分別為LG U+ 4133個,KT 854個,SK電信817個。其中,同時開建但在基站數量上遙遙領先的LG U+,還創下了在19天內建成1367個5G基站的世界紀錄。據報道,LG U+背後的站點規劃和建設服務商不是別家,正是華為。

华为5G到底强在哪里?从“极简5G”可窥一斑

在正在進行中的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的“極簡5G”也捷報頻傳。25日,沃達豐與華為在巴塞羅那市中心聯合打造了業界最佳的5G極致體驗區,使用華為端到端產品解決方案,完全在現網LTE站點上部署5G基站,高效建設最優質5G現網網絡,實現了1.7 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平均速率也達800Mbps。

26日,南非移動數據網絡運營商Rain宣佈與華為合作,共同發佈南非首個5G商用網絡。基於華為端到端5G解決方案,Rain利用3.6GHz頻譜構建了5G網絡,第一階段覆蓋約翰內斯堡的主要區域。

同日,沙特電信(Saudi Telecom Company, STC)也與華為簽署了“Aspiration項目”合同,其中包含端到端無線網絡現代化以及5G網絡建設。

……

資料顯示,截止目前華為已獲得5G商用合同數30多個,5G基站發貨數量超過40000站點。從各大設備商公佈的數字來看,華為處於遙遙領先。毫無疑問,不斷上漲的數字及其背後客戶的好評,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華為“極簡5G”的魅力。

實際上時至今日,即便是最頑固的“反對派”,也開始被華為5G所折服,開始轉變認知態度。推究其中的緣由,技術的絕對領先是第一位的。但除此之外,華為基於運營商OPEX考慮而設計的“極簡5G”也功不可沒。

從科技到商業的轉化,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華為的應對之策對此可謂對運營商的理想和現實洞若觀火。面對個人用戶對極致業務體驗的期待,行業客戶對數字化轉型的訴求,一張性能優、體驗佳,部署簡便、快速,運營成本低的“極簡5G”網絡,才是運營商想要的網絡。

據估計,2019年全球將有超過50個國家發放5G頻譜,60多家運營商規模部署5G,40多款5G商用終端將面世。首波5G商用將覆蓋1/3人口的廣闊市場,這使得5G建設的速度和規模將大大超過3G、4G同期水平。隨著大規模的5G商用快速來襲,相信華為“極簡5G”還會帶給人們更多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