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每次談到機油(發動機潤滑油),大家會被一些專用名詞所迷惑,比如API等級(例如SL、SM、SN等)、SAE粘度等級(例如0W-30、5W-40、10W-50等)和各種標準。也常常能聽到老司機說什麼“礦物質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機油”(以基礎油分類)。而坊間還流傳著“全合成機油好”,這些都是什麼呢?

本文目錄

  1. 機油的構成到底是什麼?
  2. 全合成機油到底如何判斷?
  3. 全合成機油到底怎麼好?
  4. 全合成機油到底適合什麼車?

機油的構成是什麼?

關於機油的作用,我這裡不做贅述,一句話“凡是開車不換油的司機,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耍流氓”。說到機油的構成,其實也不是那麼複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基礎油和添加劑。這就好像“龍珠”中的悟天和特蘭克斯的合體: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我們今天主要談的是基礎油,所以,添加劑部分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大致上的成分配方是這樣的: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機油添加劑成分比

機油的添加劑旨在加強機油的幾大功能:潤滑功能、清潔功能、冷卻功能、抗氧化功能等。雖然添加劑很重要,但添加劑到底不是機油的主體,基礎油佔了整瓶機油85%左右的重量……

打一個不怎麼恰當的比方:給你一包可樂添加劑,然後倒入了洗馬桶的水,還是可樂味,可是這水……真的咽不下去啊!而這個水,就是基礎油。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好的基礎油是一瓶高質量機油的基礎,基礎油不好,添加劑配方再好也是白搭。

好的基礎油帶來的是機油在極限溫度時是否能保持優秀流動性和相對粘度的保障。簡單地說:老鐵,你的愛車發動機能不能穩,就看機油了;機油能不能穩,就看基礎油了。

全合成機油到底如何判斷?

其實早在1919年在美國就成立了為基礎油制定標準的組織——美國石油協會(API),當時它由近400家從事石油勘探、運輸、煉油和銷售的企業組成,目標是為了規範整個成品油的質量,此後他們將機油的基礎油分為五類: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所以,要裝的話,以後出去問機油時要說“這是幾類機油?”人家一定會用異樣的目光看你……

礦物質基礎油的天生劣勢在於它是直接從天然資源中提煉的機油,有些雜質也在所難免。而全合成機油是全人工合成的,相當的純淨。不過近年來隨著工藝的提升,礦物質機油雜質含量已經很少了,但在整體穩定性上,終究要低全合成機油一檔。如果還是以“悟天克斯”為例,礦物質、半合成和全合成之間的關係大概是這樣的: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總覺得半合成機油萌萌噠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機油界中的“戰鬥雞”,不安套路出牌

當然,世界上永遠不缺牛人,比如殼牌的深灰色包裝的超凡喜力系列機油是個例外。因為這個系列的機油本質上來講是屬於礦物質基礎油加工後添加各類添加劑組成的半合成機油;但是,殼牌公司利用其專利技術XHVI(加氫異構化生產超高黏度指數)使此係列機油達到了類似四類PAO型全合成機油的性能,所以殼牌公司堅持認為此機油包裝上註明“合成機油”是合適的。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市場上常見的殼牌機油(家用轎車)品類及特性表

殼牌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辦法搞得四類和五類的機油在命名時就很尷尬,不是說好礦物質就是礦物質,合成就是合成的嘛,於是潤滑油廠商的市場部一拍腦袋:“不能這樣便宜了殼牌,我們要發明一個新的詞來區分”——【全】合成或【100%】合成(full synthetic)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嘉實多極護

嚴格意義上全合成機油指的是100%用四類基礎油PAO(聚a-烯烴)或者五類基礎油(人工合成的酯類)的產品。那麼這兩類基礎油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 四類PAO基礎油

將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繁複的化學反應,最終煉製成大分子組成的基礎液。你可以這樣理解:將原油拆成分子,然後混亂的分子重新組裝成一排排整齊的分子。因此合成油體質較好,其對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粘度變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礦物油強的多。

  • 五類酯類合成油

通過提煉動、植物(生物)脂肪酸和醇化學合成的雙酯、多元醇酯、聚醚、硅油、磷酸酯等。酯類本來是有油性的,其他基礎油(包括PAO)要通過添加劑實現這個性質。而且酯類本來的極向性可以使油膜分子黏附在金屬表面,所以論潤滑性能,酯類是最好的。但是,它真的是比較嬌貴,因為酯類基礎油遇水不穩定,易腐蝕,對油封及塗料的相容性差,並且生產成本較高。所以,購買了五類基礎油的朋友,在保存時一定要注意密封。

那麼“全合成基礎油就是好”到底是否真的是這樣呢?我們“不看廣告看數據”!

全合成機油到底怎麼好?

我們以美孚旗下的兩款機油為例: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數據源自美孚官網

同為美孚,同為5W-30,全合成的美孚1號(銀裝)相比礦物質基礎油的力霸簡單解釋一下這些數據代表什麼:

  • 運動粘度:
  1. 40ºC運動粘度表示機油在常溫環境低剪切速度下的潤滑性能,在此項上,美孚1號與力霸差距不大。
  2. 100ºC顯然是機油潤滑性能的核心指標,即在暖機後,潤滑油需要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同時也要兼顧一定的粘度,100℃的運動粘度從5.6cst-26cst區間進行了分級: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美孚1號與力霸都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也從側面體現了美孚1號更傾向帶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 高溫高剪切粘度

機油在曲軸頸、凸輪軸等潤滑關鍵部位暖機狀態的潤滑性能。相對於100℃高溫低速剪切的運動粘度,高溫高剪切粘度更能準確的表達曲軸箱內關鍵潤滑機件的潤滑效果是否理想。我們看到兩款機油的數值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兩款機油在高溫運作時,潤滑保護性能基本相同。

  • 閃點

通俗的理解是機油的沸點,也就是說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機油就開始氣化並失去潤滑效用,當然啦,具體判斷應該參考機油消耗量,比較複雜,不展開細說。簡單的說,閃點越高,也就代表著機油在極限高溫方面的包容度越廣,此處顯然是全合成機油佔有優勢。

  • 傾點

用來表達低溫冷車啟動時,機油潤滑性能的主要指標,大家可以理解為水的冰點,當達到這個極限溫度時,機油就會凝結,發動汽車時,機油就沒法到達潤滑部位。當然專業的考察方法是在同樣的低溫下(-35ºC)進行流動性的測試。簡單來說,同樣情況下,傾點越低,說明了機油在極限低溫方面的包容度越廣,在這點上全合成機油同樣佔盡優勢。

  • 粘度指數

最後,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項——粘度指數,它是衡量機油粘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重要指標。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流體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越小,粘度對溫度越不敏感。在這一項上,全合成機油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 “穩”!

  • 所以全合成的主要優勢就是
  1. 高里程的穩定性,性能隨里程增加而逐漸衰退得更緩慢;
  2. 更寬泛的適用性,性能隨發動機溫度變化而發生效用下降更緩慢。
  • 主要缺點就是:

什麼車比較適合用全合成機油?

這個問題也是個坑,誰答誰躺槍。先理論上來說,什麼車都能用全合成油。但以下車型尤其推薦使用全合成機油:

  1. 帶有發動機增壓技術的車型:這類車型當增壓部件開始工作時,發動機扭矩會成倍增加。此時覆蓋在發動機曲軸上的機油膜要承受著比先前高出數倍的剪切力,而品質較高的全合成機油就能完全滿足油膜的要求。
  2. SUV和大排量轎車:這一類車的共同點就是自重遠大於普通小轎車,且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非常高,這樣發動機及機油的工作溫度也就很高。為了保證機油性能的穩定性,就有必要選擇高溫性能更穩定的全合成機油。

然後附上三大品牌的主要機油款,以及其特點和適用車型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美孚機油(點圖放大查看)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嘉實多機油(點圖放大查看)

全合成機油就是好?可能我們都錯了

殼牌機油(點圖放大查看)

最後,我再次重申我對機油的看法:

  1. 按照《汽車保養手冊》(車主手冊)的要求,根據API和SAE等級等主機廠要求進行選購是最穩妥的方式;
  2. 沒有最好的機油,只有最適合每個車型的機油;
  3. 搞清自己的需求,要折騰機油就先搞懂機油,不要“人云亦云”地去判斷機油的好壞。

如果你對汽車保養感興趣,記得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