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銷售時間點」應該怎麼掌握?!

最好的「銷售時間點」應該怎麼掌握?!

今日問題

問題:最好的「銷售時間點」應該怎麼掌握?!

學員:最近想賣一套S城的小三房8樓89平。

想問下如何組織看房,是否要找些“看房的演員”無硬傷,地鐵站300米,中介說最近市場冷,他們店裡一般每週有2-3組看房的,一般是晚上,比較晚,或者週末,某企業的員工去看。

我在A市,帶看不便。最多週末去。是否需要約定時間組織一些人去看房,烘托氣氛有什麼要注意事項以免演砸。另外這種行情下的定價策略也請稍作提示。

不急用錢,可以考慮慢慢等到明年三四月獎金髮下來,但我不確定市場會好轉。是否還要考察那邊的一手樓盤。因為很多人去搖號買新盤。

Art:側面觀察,S城這個區域,仍屬「甘蔗前段」,所以要先思考「銷售時間點」,再以此來展開「銷售策略」。

如果這個案子在三年內不急變現的話,那最好的「銷售時間點」,是等待「風起」,也就是下一波「牛市」。

之所以先設一個「三年」的「現金流水位」標準,是因這裡是「甘蔗前段」。

雖然有某企業進駐,但「剛需&改善型」購房者的需求,在未來兩年內還不明顯,又沒有地鐵站能通往其它強勢辦公區,故再加個buffer來抓三年。

如果不想等三年,以「現在」和「明年三月後」相比,我會選「明年三月後」。除非在第一線已經感受到不錯的「買氣」,不然現在政府的調控仍然「撐在那裡」,直到「中美貿易戰」的對戰讓政府覺得危險。

前幾天易綱的發言是個重要的觀察重點,他坦承中美貿易摩擦給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巨大,但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貨幣條件。

這段發言如果放在談判進入「關鍵時期」的時候其實是對中國不利的。

因為,這樣就失去「要價」的底氣了,唯有讓美國知道,中國經濟體質也很好,不怕僵持,甚至有很多貿易的b,美國才會站在「損失控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擔心「停戰權」未必只掌握在自己手上,因而願意和談。

所以「中美談判的進程」目前有兩種可能:

1. 中美已達成關鍵協議,靜待適當的發佈時間點。

2. 中美談判遠遠看不見盡頭,易綱正在做一個「政策預告」,以控制市場的「預期心理」。

個人認為,1的可能性較小。因上次中美也曾在白宮發表聯合聲明,但特朗普自己摧毀了,如果是1的路數,中方代表必定會要求額外且夠份量的保證。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川普以此「造勢」,畢竟剛結束的反特朗普芝加哥女性大遊行獲得很大的迴響,讓民主黨的民調領先共和黨。

個人認為2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是2,則未來央行繼續放水的可能性極大,若中美僵持超過半年,則對房地產的調控也極可能放鬆。

學員:OK,想問一下,上海歷史上每月二手房成交量,這個數據在哪裡能查到?找了半天很難找。

Art:回到操作面。

一般中介都會提供他們自己的成交量,建議比對鏈家、房多多、信義房屋三家數據,當然最準的是國土局遞件過戶網籤的數據。

這個三個數據是最接地氣的二手成交數字,但這個要找內部人員提供。

我剛上上海國土局、住建部的網站暫時還沒找到,如果純看網籤,鏈家有揭露。

學員:鏈家的官網嗎?

Art:對!但做投資判斷對比中介的數據就夠了。

因我們抓的是一個房價走勢,而非絕對數字,Mindset對了,預測就容易對。

這就是為何在任&歐說2017、2018房價會大漲時,我的判斷會不同的原因。同學直接在我們群裡搜尋我之前的預測,關鍵字「任志強」即可,從現在的時間點回去看當時的判斷最準。

以上,說明完畢!

最好的「銷售時間點」應該怎麼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