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燈瑣憶》:"神仙眷侶"四個字,道盡了愛情最好的模樣

從《秋燈瑣憶》看蔣坦與關秋芙的愛情故事

神仙眷侶般的愛情生活誰不羨慕?但是這樣的愛情真的存在嗎?小時候的我們相信神話,認為愛情當是美好如斯;長大了後,我們又屈從於現實,懷疑是否有神仙眷侶的存在。但其實,現實裡確有真真切切如神仙眷侶般的夫妻,《秋燈瑣憶》就記錄了這一對夫妻的故事。

《秋燈瑣憶》:

林語堂稱秋芙和芸娘為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位女性。秋芙為清代蔣坦之妻,是《秋燈瑣憶》的主人公;芸娘為清代沈復之妻,是《浮生六記》的主人公。這兩位傳奇女子都是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而她們的愛情故事也如傳奇一般,哀婉動人。這一次,我想聊一聊秋芙,這個在氣質與才情上同我們的林妹妹有著些許相似的美麗女子。

近來偶爾刷微博,常常會看到一句話,叫"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話出自明朝歸有光的一篇散文《項脊軒志》,高中時候大家都學過,此句傳達出歸有光思念亡妻的情感,讀之讓人動容。說到悼念亡妻,可能更多人會想到元稹悼念妻子韋叢的這兩句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但今天我並不想講元稹,畢竟他詩雖寫得好但人品實在不敢恭維,而且我看中的是擁有的時候珍惜,不是失去了才寫文哀哀悼念,所以在這裡我想給大家講述一個如神仙眷侶般的夫妻情深的故事——來自於清代蔣坦寫的一篇筆記散文《秋燈瑣憶》。這篇文也是在妻子亡故後寫的,但是以紀實為主,真切的記錄了蔣坦與妻子秋芙琴瑟靜好、相依相伴的一生。

"斯時四山沉煙,星月在水,琤瑽雜鳴,不知天風聲環佩聲也。"這是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夫妻攜手遊玩,見四周的山巒都被煙霧籠罩,星星和月亮映襯在水中,耳畔迴盪著琴聲琤瑽交鳴的聲音,不知道是天風聲還是環佩聲。山巒含煙,星月相伴,如此良辰美景,再得愛人在側,怎能不教人嚮往?

攜伴出遊真的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而且因為夫妻間的一些小默契而多了很多情趣。有一次,秋芙約蔣坦同遊,剛出門就雷聲滾滾,車伕請回,而蔣坦執意出行,遇大雨就在松樹下避雨,雨霽天晴後,竹風颯颯,萬翠濃滴,兩山如同殘妝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夫妻倆邊看邊行,連衣袖被打溼了都未察覺。還有一次,趁著秋月正好,秋芙讓小丫鬟帶著琴,在湖中荷花間泛舟。因為蔣坦在外面還沒回家,所以秋芙先出門,買了瓜皮丟在地上留作蹤跡,蔣坦回來後就順著瓜皮追尋秋芙最終相遇在橋下。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忍不住笑了。這時秋芙彈著《漢宮秋怨》的曲子,蔣坦便為她披上衣裳,靜靜聽她彈奏,"四山沉煙,星月在水"說的就是這時的場景。

蔣坦和秋芙都頗有文才,蔣坦善文章、工書法,秋芙解音律、善彈琴。秋芙剛過門那晚,多年未見的兩人就是在對詩聯句中度過的,一直到小丫鬟來催促梳妝了才停止。吟賞煙霞、桃花奉酒、高朋滿座,洗盞更酌,這基本上是兩人的生活常態了。秋芙才情過人又蕙質蘭心,得妻如此夫復何求?蔣坦同樣是性情中人,基本沒有現在所說的直男癌和大男子主義。不同於元稹風流輕浮而做悼亡詞賺足世人眼淚,蔣坦的確是沒有任何虛偽做作,對秋芙的感情真實動人。

他曾為秋芙做了一件畫滿梅花的衣裳,秋芙穿上後,滿身都是盛開的梅花,望上去如同綠萼仙子一樣翩然於塵世之間。秋芙喜歡下棋卻不甚精通,有次輸了後故意攪亂棋局,蔣坦笑看她使性子,調侃她像玉環一樣撒嬌。而蔣坦不知柴米油鹽事,賓幬正歡時呼酒不至,秋芙脫下自己的玉手鐲去換酒。兩人互相尊重理解,夫妻和諧,共約白頭。

《秋燈瑣憶》:

書中沒有寫任何誤會糾葛,夫妻倆彷彿生來契合如一,比任何話本子裡才子佳人的相遇相知都要動人。兩家本是表親,過年時秋芙到蔣坦家,繞床弄梅,兩小無猜。丁亥年的元宵節,兩人堂前相見,秋芙穿著葵綠衣裳,我穿著銀紅繡袍,站在一起儼然天生的一對佳人。

兩人定親後十五年未正式相見,卻有幾次因緣際會十分令人回味。壬辰年的新年,蔣坦隨父母到秋芙家拜年,進門見到一個青衣小丫鬟扶著一個美麗的女子上車而去,不一會兒聽到車廂中傳來笑聲,才知道剛剛出來的女子就是秋芙,驚鴻一瞥,無限相思。後來岳父想要考察女婿蔣坦,蔣坦坐在末席,聽到湘簾之中有環佩之聲,應該就是秋芙了。又一年,蔣坦在正走街市上,忽然聽到車聲隆隆,其中有一輛車的簾子突然捲了起來,有位佳人和他對視良久,而最後一車似乎是秋芙的母親,可見這位捲簾人必定就是秋芙了,這一對視初起無意,回想起來卻是無限情濃。再一年,蔣坦考中了弟子員後去拜見丈人,在庭院中遇到梅花樹下的秋芙,頃刻聽到銀鉤聲響,秋芙如驚鴻一樣跑的無影無蹤了。歷數秋芙和蔣坦相遇相知的種種,真的是無比動人。

書中雖未過多提及,但是從兩人的生活中能看出兩家都較為開明,沒有長輩的教條束縛,不受封建社會女子地位的限制,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相比於浮生六記的芸娘,秋芙的確是幸運的。

秋芙這樣的女子難得,像蔣坦這樣的男子又何嘗多見?舉案齊眉,琴瑟和鳴,山河相伴,歲月靜好。這是想想都覺得溫柔的情境。

唯一的遺憾在於窮困拮据,兩人都不是貧困人家子女,婚後詩酒年華、遊訪山水、清談品茗,秉燭夜飲,蔣坦也說"我因為揮霍,經常落到匱乏的境地。夏天的葛衣冬天的裘皮,總是一邊典當一邊贖回,箱子裡常年總是空空如也。"日子久了,反倒漸為生活所迫,秋芙的病到後來也愈加嚴重。其實這也是生活的體現,人生在世不免為俗務所束縛,不過終究是教人惆悵。

之前無意中發現一位新浪博主清透風痕寫過一篇博文叫《人間有味是清歡》,寫的就是秋燈瑣憶的故事。這篇博文像是從《秋燈瑣憶》翻譯而來,而又在其基礎上做了加工處理,很適合作為小說或是散文故事來看,文辭優美,意蘊清雅。其開篇引用李白《長幹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與蔣關之戀也頗有相通之處——蔣坦和秋芙的相遇相知相戀相守的確是起始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讀來如同小說電影的劇情一樣處處緣分,卻比任何小說電影都要動人。

《秋燈瑣憶》:

有一首歌叫《半生你我》,歌詞寫的是清代沈復的一本書:《浮生六記》。此書記錄了沈復和其妻芸娘坎坷相伴的一生,佳人殞沒,陰陽相隔,令人無限嘆惋,與《秋燈瑣憶》同屬於懷念愛人的憶語體作品,兩部書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兩個故事都很動人,卻都是妻子因病早逝,不知道是不是應了情深不壽那四個字。這首《半生你我》作為蔣坦和秋芙的背景音樂也相當契合,讓人羨慕於其夫妻情深,又悲嘆於世事滄桑,有情人難以白頭,令人唏噓不已——

"應向哪方哭你

教萬林婆娑

教金烏跌落

須臾間天地落魄

於何處葬你

千年不腐 唯心上隅

求造化從輕發落"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場相遇相知,縱使半途分離,亦足以另身處後世的我向往不已。人生在世能得知己再側共度餘生,是怎樣美好的念想啊。縱使情深不壽又如何,神仙眷侶四字,已道盡纏綿不悔。

《秋燈瑣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