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故事」黃嘉麟:追逐夢想的“土鱉”

「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鼓舞下,近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創業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碰壁,怎樣才能提高成功率呢?畢業於廣西大學動科院水產養殖學的黃嘉麟的心得是:興趣+專業+堅持=成功。他用3年的時間打造了北海市第一家龜鱉特種養殖與親子農家體驗相結合的主題農場——富甲體驗農場,一家集農業、旅遊、科普觀光、教育遊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體驗農場。

興趣是創業的起點

黃嘉麟出生於1992年,是土生土長的北海小夥,家裡從事龜鱉的養殖和售賣,在郊外經營著一個龜鱉養殖場。小時候,同齡的孩子喜歡去動物園、遊樂場,他一放假就喜歡到鄉下的養殖場和烏龜甲魚為伴。夏天夜晚,他喜歡捕捉叢林間的螢火蟲,在他幼小的心裡,螢火就是天上的霓虹,而他在同學們的眼裡,就是一隻在鄉村裡的“土鱉”。由於從小對鄉村的特殊情懷,2012年高考填志願時,他填的6個志願都是水產養殖學,最終進入廣西大學攻讀水產養殖學專業。

「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

黃嘉麟和他的龜鱉。陸威 攝

在校期間,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求學的初衷,四處探索關於龜鱉水產養殖的新模式和新品種,假期獨自一人跑去廣東的養殖場學習,瞭解整個行業的市場方向和供需信息,為今後創業儲蓄能量。

專業是創業的基石

一轉眼,大學的美好時光就要說再見了。黃嘉麟陷入了抉擇的沼澤,一是家裡的養殖場需要新生的力量,畢竟母親已不再年輕,很多事情需要他去構想和策劃。二是自身社會經驗缺失,此時返鄉創業,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專業的技術支撐,失敗的概率太高。和家裡人商量之後,黃嘉麟決定先去廣東的飼料廠工作。

2017年春季,黃嘉麟到廣東的一次遊玩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軌跡。一家親子游樂園的親子項目吸引了他的注意,親子項目裡的套餐包含抓泥鰍、插秧比賽、趕大鵝、撈蝌蚪、種野菜,這不就是真實的童年鄉村寫照嗎?遊樂園裡的親子項目都是後期人工設計的室內場景,欠缺了自然的鄉村元素,如果在產業養殖的基礎上增設親子農家體驗項目,不僅可以減少建設成本,而且在宣傳產業文化的層面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想著小朋友們在稻田裡體驗插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說幹就幹,黃嘉麟辭去了廣東豐厚待遇的工作回到北海,在銀海區平陽鎮包家村創建了北海富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並聯合周邊養殖群眾成立銀海區富甲龜鱉農民專業合作社。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在平陽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年中,黃嘉麟創辦了富甲體驗農場,在原來僅有養殖生產區的基礎上增設了親子體驗區、戶外拓展區、餐飲區、文化宣傳區等功能區域,與多家教育機構和拓展公司達成長期合作戰略,把農業生產和農場教育、休閒觀光進行深度結合。原本沉寂的小山村又恢復了熱鬧,節假日到農場可隨處看到小朋友們遊玩的身影。“媽媽,我要挖烏龜蛋。”“奶奶,我要喂山羊。”

「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

黃嘉麟在給小朋友介紹相關農業知識。 陸威 攝

這場景對於黃嘉麟來說,熟悉又陌生,他希望把更多的熱鬧吸引回農村,讓更多的人瞭解農村、走進農村、喜歡農村,這才是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黃嘉麟總說,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僅是要養好“土鱉”,樹立“土鱉”的品牌標準,我們更是要吸引更多的“土鱉”進入鄉村,建設鄉村。2018年的暑假,黃嘉麟通過義務培訓的方式,免費提供吃住,義務培訓了40多名應屆畢業生,吸納青年貧困戶5名。黃嘉麟一邊為他們講解農業的各種模式,一邊瞭解他們的創業想法,儘可能為他們的創業提供幫助。

在發展新型農場,培育新型農業的過程中,黃嘉麟始終牢記習總書記說的“愛農業、動技術、善經營”九字箴言,把農業當成職業來做,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農業成為有盼頭的行業,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讓更多的青年走進鄉村,建設鄉村。2018年,黃嘉麟創辦的富甲農場榮獲自治區四星級農家樂,眼下正在和平陽鎮黨委、政府策劃創建以田園特色體驗為核心的魚花塘鄉村旅遊區。

往期精彩薦讀

@廣大家長,北海市人民醫院增設兒科夜間門診啦!

定了!北海南珠節暨北海國際珍珠展就在今年底舉辦

法式教育“嫁接”北海,廣西第一個教育基地在這!

韋胤廷:11歲被北海市體校相中,10年後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

北海一物業公司年會燃放煙花吃罰單3萬元

「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
「返乡创业故事」黄嘉麟:追逐梦想的“土鳖”

執行總編 | 周承雪

審核 | 李維維

校對 | 徐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