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同性戀,怎麼辦《名醫》雜誌專訪


孩子同性戀,怎麼辦《名醫》雜誌專訪


心理專家的調查發現,目前,在青少年中,同性戀有增長的趨勢。這讓很多家長不禁憂心忡忡:雖然同性戀早已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障礙,也不須強行糾正,但到底孩子為什麼會變成同性戀?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

孩子是同性戀,怎麼辦?

本刊記者 凌茜雯 通訊員 代寶義

北京美齡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韓美齡指出:“真正的同性戀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渴望找一個同性終身依戀,不會輕易地改變戀愛的性別對象,也不會刻意與父母、社會作對。雖然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諮詢同性戀問題的青少年,但到目前,我還沒有遇到一個真正是同性戀的青少年。基本上,這些青少年之所以成為同性戀者,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社會文化成因,當把成因分析清楚,解決了問題之後,他們往往會逐漸脫離同性戀的行列。”

父愛母愛倒錯,兒子糾結於同性戀

案例:宇浩是個大二男生,看起來壯實魁梧,行為有些女性般的扭捏。他一方面認為自己是同性戀,一方面又不能接受同性戀的性取向,內心痛苦不堪。

宇浩說,自己從小就和其他男孩子不一樣。5歲時,他在衣櫥裡發現媽媽的內衣,很好奇,就穿上媽媽的胸罩和內褲。可正當這時,他的媽媽回來了,嚴厲地責罵他下流,父親知道後,又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但他卻越發好奇,常常趁父母不在家時穿媽媽的內衣。

從小學到大學,宇浩都會找幾個感覺比較“強大”的男孩來保護自己,似乎這樣內心才會感到安全。自慰時,他總會想象著有一個比較有力量的男生在和女生做愛,或想象自己在和其他男生打架,旁邊有女孩子在喊加油,如果只是幻想女孩子,興奮性不強。但他並不能接受和同性發生性關係。

進行心理諮詢時,宇浩告訴韓美齡:自己小時候跟隨姥姥姥爺生活,姥姥總是不停地告訴他這個世界很危險,後來跟父母生活時,母親也不停地告訴他人心多麼複雜,社會多麼黑暗,使他做什麼都感到提心吊膽。父親看到他這個樣子,便不停地罵他笨蛋,稍不滿意就打罵他。為此,在家裡,他很少和父親說話,和母親在一起會感覺舒服些。

韓美齡解讀:真正的同性戀對同性有性的衝動,內心接納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然而,宇浩內心很糾結,現實生活中也不希望與同性發生性關係。在他的性幻想中,男孩並不是他直接的性對象。他內心很自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女孩,因此,幻想女孩時,興奮被內心的壓力所取代,而當他幻想自己是比較有力量的男性或者自己戰勝了其他男性時,感到自己有能力讓女孩喜歡,就會很興奮。

宇浩“同性戀”的問題與他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具體來說性別角色社會化出現了問題。所謂性別角色社會化,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學會按自己的性別角色的規範行事的過程。

宇浩穿戴媽媽的內衣,只是出於好奇,父母的過激反應,讓他感覺自己做錯了事情,於是當對性有所瞭解時,感到內疚自責;而父母的嚴厲制止,也激發了他的好奇心。母親、姥姥的觀念灌輸,讓他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父親的教育模式讓他討厭父親,甚至討厭父親所代表的男性形象。由於和父親感情淡漠,與母親長期再一起,不自覺地模仿學習母親的行為方式。當他進入學校後,儘管希望自己以男性的形象與同伴相處,卻發現自己已經很難做到了。其“同性戀”問題的實質是內心自卑和對自我形象的不認可。為此,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與宇浩一起重塑他的自我形象,讓他做一個陽光自信的男孩。

孩子同性戀,怎麼辦《名醫》雜誌專訪

啟示:相當一部分青少年之所以陷入同性戀,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早期性教育不當、夫妻關係不協調有關。不少家庭可以用“黑暗”兩個字來形容:或母親被父親欺負,女兒對母親抱以同情,討厭女性這種被男性欺負的角色,想長大之後保護母親;或父母婚姻不和,導致子女對異性婚姻恐懼;或缺少父母一方的愛,使孩子想在同性戀中補償這份缺失的母愛或父愛;父母一方特別強大,孩子不向同性的父母學習而去模仿異性的父母;孩子對家庭缺乏歸屬而被他人誘導;父母對性方面的問題過度緊張,引起孩子反感等等。解決這些家庭問題是解決青少年同性戀問題的基礎。

心理調整不以扭轉性取向為首要目標

案例:曉靜小時候很聽話,獨立性很強,學習成績中等偏上,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初中的時候,她跟一個女孩關係特別好。後來女孩轉學了,曉靜特別難過,覺得自己感情上特別依賴那個女孩。很多同學都開玩笑地說曉靜是同性戀,曉靜也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同性戀者。

上高中後,曉靜交了一個男朋友,但那個男孩做了很多讓她覺得不能接受的事。後來,她有了個女朋友,她覺得女朋友對自己特別好,每天兩人都一塊兒去玩,還束胸,偷吃激素,成績越來越差。父母對她很不滿,曉靜心裡也不舒坦,覺得父母在很多事情上跟自己都有矛盾,覺得他們不愛自己,自己在家裡孤立無援。於是,她脾氣變得很怪,經常發火,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差,甚至和媽媽打架。

韓美齡解讀:接到曉靜的案例後,我先和曉靜的父母進行了一次溝通,告訴他們,應該先把曉靜同性戀的事情放下來。如果曉靜是真的天生的同性戀,父母無法改變她,如果她只是模仿同性戀、假同性戀,或是被周圍同學哄起來的同性戀,過一段時間她自己會慢慢地調整過來。

而在為曉靜的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首先調整的是親子關係,然後再解決學習問題,然後再到同性戀的問題。我並不關心曉靜是真的還是假的同性戀,而是推動她去思考她的痛苦,去化解她的痛苦。至於她的痛苦化解之後,她選擇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這是她的個人選擇。曉靜也說:“自從我跟老師做諮詢,從來沒有任何人再跟我說‘你不能做同性戀,你不能怎麼怎麼樣’。這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一件事,沒有人再逼我,我覺得最起碼我心裡舒服很多。”

經過半年多的心理調整後,曉靜從對同性戀的執著中解脫出來,親子關係良好,順利考入一所一本大學。作為過來人,曉靜最想和青少年同性戀者說的是:“不要把自己禁錮在那個圈子裡,不要給自己貼上標籤,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同性戀這件事。”

啟示:對於不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同性戀,如果他們在生活中感到痛苦,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調進行調整的。但心理諮詢調整並不以迴歸異性性取向為首要目標,而應以讓求助者獲得更好更高的生活質量為首要目標。心理調整一般會先從父母的教育、父母的夫妻關係等方面入手,使求助者對自己有一個更立體清晰的認知。在這種全面認知的前提下,讓求助者自己做出性取向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