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細則火速落地! 企業即日可申請上市 13只科創板基金上報

科创板细则火速落地!   企业即日可申请上市  13只科创板基金上报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道

在一個多月的徵求意見後,科創板相關制度規定趕在兩會之前火速敲定。3月1日晚間,證監會和上交所同時發佈科創板相關細則,對市場關心的問題進行回應,科創板相關制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月28日,規則結束徵求意見。3月1日,證監會立即發佈兩項科創板相關制度管理辦法:《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上交所制定發佈6項配套業務規則:《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工作規則》。

除此之外,上交所同步發佈了4項配套指引,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保薦書內容與格式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受理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

據瞭解,後續,上交所還將盡快發佈科創板股票上市審核問答、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發行承銷業務指引、重大資產重組實施細則、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通知等配套細則和指引,保障這項重大改革的各項制度安排儘快落實落地。

調整優化制度 T+0交易機制不納入

2019年1月30日至2月20日,上交所就本次集中發佈的6項主要業務規則,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方面首先明確了發行上市審核和註冊程序:交易所收到企業註冊申請文件後,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將審核意見、發行人註冊申請文件及相關審核資料報送中國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序。不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的,作出終止發行上市審核決定。

證監會則履行發行註冊程序,20個工作日內對發行人的註冊申請作出同意註冊或者不予註冊的決定。交易所因不同意發行人股票公開發行並上市,作出終止發行上市審核決定,或者中國證監會作出不予註冊決定的,自決定作出之日起6個月後,發行人可以再次提出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

而上交所方面,針對市場主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本次著重調整和優化了相關制度。

一是明確紅籌企業上市標準。紅籌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適用“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具體標準,公司形式可適用其註冊地法律規定;申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適用科創板的發行上市審核註冊程序的規定。同時,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的尚未在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如果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0億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5億元,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二是優化股份減持制度,企業核心技術人員每年可減持25%。縮短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中的核心技術人員股份鎖定期,由3年調整為1年,期滿後每年可以減持25%的首發前股份;優化未盈利公司股東的減持限制,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減持作出梯度安排。明確科創板股份減持的其他安排仍按照現行減持制度執行,同時,為建立更加合理的股份減持制度,明確特定股東可以通過非公開轉讓、配售方式轉讓首發前股份,具體事項將由交易所另行規定,報中國證監會批准後實施。

三是進一步明確信息披露審核內容和要求,加大審核問詢力度。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進一步強調,在發行上市審核中,將重點關注發行人的信息披露是否達到真實、準確、完整的要求,是否符合招股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準則的要求。同時,關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及信息披露內容是否充分、一致、可理解,具有內在邏輯性,加大審核問詢力度,努力問出“真公司”,把好入口關,以震懾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督促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

四是合理界定持續督導職責邊界。科創板不再要求保薦機構發佈投資研究報告;取消保薦機構就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發表意見的強制要求;補充履職保障機制,要求上市公司應當配合保薦機構的持續督導工作。

同時,針對投資者關注的T+0交易機制的問題,上交所也做了回應。上交所認為,實際上,T+0交易機制在A股市場並不是新鮮事物。上交所成立初期曾實施過T+0交易機制,但最終因為市場條件不成熟,轉而採取T+1交易制度。國內對實施T+0交易機制一直有呼聲,但是也存在不同意見。經綜合評估,按照穩妥起步、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本次發佈的業務規則中未將T+0交易機制納入。

相關審核標準將由上交所另行規定。上交所表示:上交所正在按照“急用先行”原則,抓緊以審核問答等形式制定上市審核標準,報證監會批准後發佈實施。首批標準將盡快明確科創企業發行上市中,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員工持股計劃閉環運作中股東數量認定、能否帶期權上市、整體變更前累計未彌補虧損等事項處理,解決相關企業股票發行上市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增強市場預期。

科創板企業未定 公募基金就位

在證監會發布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中,簡短描述了科創板企業的一些定位: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應當符合科創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上交所也表示,在擬上市企業引導上,將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同時,兼顧新業態企業和新模式企業,體現科創板的包容性。

首批擬上市企業還未敲定,一些針對科創板投資的公募基金產品已經就位。

記者瞭解到,包括鵬華、中歐、招商、萬家四家基金公司已經申報了科創板基金,其中萬家申報了萬家裕興、萬家裕惠科技創新兩隻混合型基金。加上此前,華夏、富國、易方達、工銀瑞信、匯添富六家基金公司申請的科創板基金,目前已有13只科創板基金上報。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科創板相關上市還沒確定,但是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先把科創板基金申報下來,等到企業名單確定,我們立即就可以做出反應。”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還將繼續積極推動基金公司發行一批主要投資科創板的公募基金產品。此外,經向監管機構瞭解,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前期發行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

日前,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介紹:“科創板可能不太會出現大批量的集中申報。從地域看,後備企業主要分佈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武漢、成都、西安等科技企業集中的城市;從行業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製造、新材料等領域的後備企業相對較多,這些企業的總體特徵是研發投入較大,成長性較好。”

另一方面,針對投資者門檻,上交所表示,從數據測算看,50萬資產門檻和2年證券交易經驗的適當性要求是比較合適的。現有A股市場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約300萬人,加上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超過70%,總體上看,兼顧了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科創板市場的流動性。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並不是將不符合要求的投資者攔在科創板大門之外,不符合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的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產品參與科創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